问答题
甲集团为国有控股大型钢铁企业,近年来,由于国内钢铁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钢铁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下降,但是所需原材料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却居高不下,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企业决定对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并对部分公司的资产进行出售,以增加集团的现金流。甲集团采取的措施如下:
(1)甲集团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张某指出,甲集团应该经常运用套期保值,因为套期保值能使公司在期货市场获得收益,增加企业的利润。
(2)甲集团财务经理赵某指出,对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由于原材料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时应该买入套期保值,这样可以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
(3)由于集团的现金流短缺,甲集团决定2014年1月出售在2013年1月份平价购入的A公司发行的3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6%,实际购入10万份)的70%,甲集团决定将剩余部分持有至到期,因此财务会计王某认为企业剩余部分债券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应该继续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4)甲集团于2014年7月将一笔比较难收回且账龄5年的应收账款出售给C商业银行,并与C商业银行签订了附追索权的出售该应收账款的协议。于是甲集团负责往来款项的会计刘某在收到该款项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终止确认。
(5)2014年8月,甲集团将集团剩余的资金50万元购买B公司发行的债券5000份(面值100元,票面利率6.5%,3年到期),甲集团根据集团的资金状况预计其无能力将此债券持有至到期,因此会计孙某在做账时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并将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甲集团(1)至(5)项的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于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第(1)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套期保值能使公司在期货市场获得收益,增加企业的利润。
理由:套期保值的作用主要是有效的规避风险,即主要是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现货价格风险。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套期保值的作用”知识点。套期保值是指以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其本质在于“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而不是利用套期保值获得收益,增加企业的利润。
【正确答案】第(2)项内容不存在不当之处。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套期保值的方式”知识点。买入套期保值适用于准备在将来某一时间内购进某种商品或资产,防止实际买入现货商品或资产时价格上涨,使价格仍能维持在目前自己认可的水平的机构和个人。具体适用于:(1)加工制造企业为了防止日后购进原料时价格上涨的情况;(2)供货方已经与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货,但供货方此时尚未购进货源,防止日后购进货源价格上涨的情况;(3)需求方由于资金不足、缺少外汇、仓库已满等情况不能立即买进现货,防止日后购进现货价格上涨的情形。
【正确答案】第(3)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剩余部分债券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应该继续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理由:出售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金额较大,说明已改变最初的持有意图,应将剩余部分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金融资产的重分类”知识点。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第(4)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甲集团负责往来款项的会计刘某在收到该款项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终止确认。
理由:该应收账款出售时是附追索权的,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不应该终止确认该应收账款。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金融资产的转移”知识点。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第(5)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并将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理由: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知识点。这是新准则变动的内容,将原来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直接改用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比较典型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下由自用转为非自用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情况、现金流量套期中的有效套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权益法下确认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上述项目的所得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