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 一书译者序中写到, “把办学校比作挖池塘, 有人说方形好, 有 人说圆形好, 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 而于池的所以, 为池的要素的水, 反无人注意。 教育上 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 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 圆形 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论述文, 题目自拟。
教育充盈生命质感
今天的教育, 还有叫做“生命质感” 的东西存在吗? 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 看过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的人, 都会为其手、 脚、 身体、 头所呈现出来的肌肉 力量与美而感动。 大卫在每一个细节都澎湃着“生命质感”。 我们高中的教育能 都像大卫那样整个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吗? 苏州以园林著称, 苏州园林那种自然之 美, 在每一个细节都能呈现出来, 墙角舒展的芭蕉、 翠竹, 花窗内掩映的假山、 花卉, 每一条小径, 每一弯回廊, 那种张扬或内敛着的力量, 那种宛然天成之优 雅, 我敢肯定所有经过的人, 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曾一直思索, 我们的学校能有这种无论在哪一个点上望过去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的境界吗? 春天花开, 秋 天叶落, 是生命的轮回, 都是必须受到敬畏与尊重的。 学校教育在每一个环节与 细节上, 也能如此对待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吗?
学校教育绝不能为了功利而虚假,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 值观。 我们应该常常扪心自问, 今天的学校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 到 底呈现了一种什么状态? 这种状态是社会, 特别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吗? 这种状 态是学生健康、 健全发展所需要的吗? 惟知识为重, 惟考试为重, 惟名利为重, 会让学校变得日渐冷漠、 虚假、 苍白。 一个没有高尚灵魂与充满爱的、 真诚的、 人文的学校, 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 这其中也一定有校长的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他倡导在 教育中要热爱儿童, 不压抑儿童个性, 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提倡培养全面和谐 发展的人, 主张把培养完美发展、 具有理想品格的人作为教育最终目的等。 这些 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我认为爱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爱, 像空气, 每天在我们身边, 因其无影 无形而常常会被我们忽略, 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 因为它已经融入了我们 的生命。爱可以有很多的表现形式, 亲子之爱, 师生之情, 朋友之谊, 乡国之恋……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 是对祖国、 父母、 师长、 朋友的真 挚的爱。 爱是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