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单位成本保留4位小数);____
第一步:
机修分配率=8250/150=55(元/小时)
供电分配率=10500/21000=0.5(元/度)
机修车间耗用电费=1000×0.5=500(元)
供电车间耗用机修费=50×55=2750(元)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费用
=8250+500-2750=6000(元)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
=10500+2750-500=12750(元)
第二步:
机修分配率
=6000/(150-50)=60(元/小时)
供电分配率
=12750/(21000-1000)=0.6375(元/度)
第一车间分配机修费用=45×60=2700(元)
第二车间分配机修费用=45×60=2700(元)
管理部门分配机修费用=10×60=600(元)
第一车间分配供电费用
=9800×0.6375=6247.5(元)
第二车间分配供电费用
=9700×0.6375=6183.75(元)
管理部门分配供电费用
=500×0.6375=318.75(元)
编制第一车间的成本计算单(结果直接填入表中,不需要列出计算过程); 单位:元____
第一车间的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①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完工产品”指的是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某个步骤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在产品”,包括该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称为该步骤的狭义在产品)和该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即后面各步骤的狭义在产品)。换句话说,凡是该步骤“参与”了加工,但还未最终完工形成产成品的,都属于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
②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中,计算某步骤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实际上计算的是“约当该步骤完工产品”的数量,由于后面步骤的狭义在产品耗用的是该步骤的完工产品,所以,计算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对于后面步骤的狭义在产品的数量,不用乘以其所在步骤的完工程度。用公式表示如下:某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
=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以后各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每件狭义在产品耗用的该步骤的完工半成品的数量)之和
本题中共计有两个车间,第二车间每件产成品耗用2件第一车间的半成品,并且第一车间原材料逐渐投入,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因此,第一车间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对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都适用)=10×500+10×2=25(件),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30×2=60(件),第一车间的在产品(广义)和完工产品的约当总产量=25+60=85(件)。
编制第二车间的成本计算单(结果直接填入表中,不需要列出计算过程); 单位:元____
第二车间的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结果直接填入表中,不需要列出计算过程)。 单位:元____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