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经常被人提及的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青少年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埃及3000多年神庙浮雕出现“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鸦后,“丁锦昊”的真实身份被网友人肉搜索出来——南京一名初中生。前日,丁锦昊父母通过媒体公开道歉,称监护不到位,恳请大家给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据了解,在埃及神庙浮雕上涂鸦的确是丁锦昊。父母曾带丁锦昊去埃及旅游。但对于在浮雕上涂鸦的具体时间不愿多说,只称是在孩子年纪小时发生的。孩子母亲一直哭着说“对不起”。昨日,知情人向《新京报》记者转述,丁锦昊父母提到,孩子在家哭了一夜,自己也一夜未眠。
道德约束是否必须借助于人肉搜索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明认为,如果当事人系未成年人,这种人肉搜索及公布个人信息的行为,肯定是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如果当事人已经成年,这种公开进行道德审判的方式也要慎用,必须是客观评价,否则很容易侵权。
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尹田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信息传播时代,对于通过人肉搜索行使监督权的行为,不可一棒子打死。”他认为,只要公布他人信息的目的不具有违法性,所披露的信息客观存在,就不能断然认定信息披露者违法。但是,人肉搜索必须注重搜索方式、披露范围和影响后果,否则,超越了一定界限,对当事人造成严重影响,也可能构成侵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不道德行为,社会各界要本着批评教育的目的“点到为止”,多反思家庭教育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给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改错环境,不能以暴制暴。
请回答:
问答题 以上案例反映出网络生活的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问答题 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网络道德终究是一种现实社会道德。网络道德亦称“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是道德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果离开了现实社会道德,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它的构建必然也要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来进行。但是,由于网络生活的特殊性,它也有区别于现实社会道德的不同之处。一方面,两者适用空间不同。网络道德是在虚拟的网络生活平台上建立起来的,适用的范围是一个电子空间。而现实社会道德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适用于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另一方面,两者约束机理有差异。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里,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判的机理是不相同的。
问答题 当今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