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论述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正确答案】

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 1 ) 植物检疫
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强制实施保护性的植物保护措施, 避免危险性害虫进入非疫区, 以及从疫区扩散。 在植物检疫过程中一经发现危险性害虫, 立即用机械处理、 温热处理、 微波或射线处理等物理方法或药物熏蒸、 浸泡或喷洒处理等法学方法进行除害处理; 若无法除害则禁止其传入或传出。
( 2 ) 农业防治
①改进耕作制度。 调整作物布局, 依据不同地区或地块所处的经济和生态环境进行设置; 进行轮作和间作; 根据害虫的习性, 在作物田内设置诱集植物带, 诱集害虫集中消灭; 加强土壤耕作和培肥, 改善土壤环境, 保持土地高产稳产能力, 同时改变害虫生存环境、 降低害虫种群数量。
②使用无虫种苗。
③调整播种方式。 包括播种期和播种密度, 使害虫发生期与作物易受危害期错开, 改变田间小气候。
④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排灌, 改善土壤水、 气条件, 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 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合理施肥, 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 提高作物的抗虫和耐虫能力, 改变土壤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恶化地下害虫的生存条件, 或直接杀死害虫; 搞好田园卫生, 借助于农事操作, 清除农田内害虫及其滋生场所,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减少害虫的发生及危害。
⑤安全收获。 减少次年越冬虫源。
( 3 ) 种植作物抗虫品种
利用选种、 系统选育、 杂交等传统技术, 以及诱变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选育抗虫作物品种进行种植。
( 4 ) 生物防治
①保护有益生物。 利用专门保护有益生物的措施进行直接保护, 同时结合栽培等农业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在防治害虫时, 注意合理用药, 避免大量杀伤天敌等有益生物。
②引进有益生物。
③人工繁殖和释放有益生物。
④开发利用生物产物。
( 5 ) 物理防治
①人工机械防治。 利用人工和简单机械, 通过汰选或捕杀防治害虫。
②诱杀法。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 采用黑光灯、 双色灯或高压汞灯结合诱集箱、 水坑或高压电网诱杀害虫; 利用害虫对食物气味的趋性, 配制适当的食饵诱杀害虫; 利用害虫具有选择特殊环境潜伏的习性诱杀害虫。
③温控法。 利用高温或低温来控制或杀死害虫。
④辐射法。 利用电渡、 γ 射线、 X 射线、 红外线、 紫外线、 激光和超声波等电磁辐射进行害虫防治, 包括直接杀灭和辐射不育。
( 6 ) 化学防治
利用杀虫剂防治害虫。 根据有关资料和当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防治药剂品种;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剂型; 适期用药, 在易受农药攻击期间用药; 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 减少飘移污染; 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充分利用农药的选择性, 减少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危害; 注意抗药性治理, 如减少单一药剂的连续选择等。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