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A公司是一个化工生产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主要产品和丁一种副产品。甲、乙、丙三种产品是联产品,本月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发生的共同成本为752500元,根据估算丁产品的数量约为50吨,每吨单价80元。该公司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分配联合生产成本。由于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本月的其他有关数据如下:

产品
月初产成品成本(元) 36000
月初产成品存货数量(千克) 18000
销售量(千克) 650000 325000 150000
生产量(千克) 700000 350000 170000
单独加工成本(元) 1050000 787500 170000
产成品售价(元) 4 6 5
要求:

问答题

分配本月联合生产成本;

【正确答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本题中,给出了单独加工成本,可以视为联产品分离后各存货继续加工的成本,因此,售价减去单独加工成本可以视为可变现净值。

主产品的联合生产成本=752500-50×80=748500(元)

甲产品单位单独加工成本=1050000/700000=1.5(元)

乙产品单位单独加工成本=787500/350000=2.25(元)

丙产品单位单独加工成本=170000/170000=1(元)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销售单价-单位单独加工成本)×生产量=(4-1.5)×700000=1750000(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销售单价-单位单独加工成本)×生产量=(6-2.25)×350000=1312500(元)

丙产品可变现净值=(销售单价-单位单独加工成本)×生产量=(5-1)×170000=680000(元)

可变现净值合计:1750000+1312500+680000=3742500(元)

甲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748500×1750000/3742500=350000(元)

乙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748500×1312500/3742500=262500(元)

丙产品分配的联合成本=748500×680000/3742500=136000(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假设甲产品本月一部分销售,其余部分可以作为生产A产品的半成品进一步进行深加工,假定A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产品成本计算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所需数量从半成品库领用,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第二车间的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同时假设本月生产的甲产品的成本构成比例为:直接材料占60%,直接人工占30%,制造费用占10%。第二车间本月领用甲产品500千克,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A产成品 第二车间单位:元
摘要 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5980 1345 2805 10130
本月生产费用 2800 5925 8725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6080 1245 2715 10040
假设本月完工产成品数量为100件,根据以上资料计算本月生产A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按照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

【正确答案】

甲产品本月生产成本=350000+1050000=1400000(元)

甲产品本月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6000+1400000)/(18000+700000)=2(元/千克)

产品成本明细账

A产成品第二车间单位:元

摘要 产量(件) 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5980 1345 2805 10130
本月生产费用 500×2=1000 2800 5925 9725
合计 6980 4145 8730 19855
完工转出产成品 100 900 2900 6015 9815
月未在产品定额成本 6080 1245 2715 10040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总成本 100 900 2900 6015 9815
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900 540 270 90 0
还原后产成品总成本 100 540 3170 6105 9815
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 5.4 31.7 61.05 98.15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计算的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等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熟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顺序;②熟练掌握联产品成本分配的可变现净值法,其关键是准确理解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③熟练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