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实例概述我国会议新闻的改进轨迹。
( 1 ) 会议新闻的定义
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的新闻, 会议的召开常常与国家的大政方针、 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会议新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业务上的改进都会影响整个新闻业的变革。 会议新闻的水平高低是新闻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会议新闻诞生后,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留下太多对其研究的文献资料。
( 2 ) 我国会议新闻的改进轨迹
结合我国 “ 两会 ” 新闻, 即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和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的新闻报道, 来分析我国会议新闻的发展历程。
①新闻发布的全媒体化
“ 两会微博 ” 是全媒体新闻发布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互联网充分发挥作用的 21 世纪, 新闻发布已经不局限于文字和语音的方式, 而采用文字、 语音、图片、 视频等结合的新媒体形式。 全媒体新闻发布对新闻发言人的资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 跨媒体 ” 和 “ 跨界 ” 业已成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的专业资质与核心竞争力。 最近的全国 “ 两会 ” , 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开设微博, 取名 “ 新华视点两会微博 ” , 利用时尚的传媒手段第一时间进行各种信息的分段输出, 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②新闻发布从单向传输变成双向互动
如今, 新闻发布形式日益多样化, 尤其是从单向传输的宣传模式, 逐步转向更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叙事模式和交互方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 由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 “ 人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是发言人 ” 成为新闻传播的常态, 新闻发布从传统的 “ 一对多、 点对面 ” 的模式逐渐演变为 “ 一对一、 点对点 ” 的模式, “ 我说你听(观看或记录) ” 型的单向信息发布逐渐让位于双向甚至于多向的互动与交流。
③新闻发布的 “ 三六九原则 ” 和 “ 三三原则 ”
a . 新闻发布的语言遵循 “ 三六九原则 ”
30 个字, 六年级水平, 90 秒。 30 个字可以用作报纸的标题、 微博的 “ 话题标签 ” ; “ 六年级水平 ” 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听懂的信息; “90 秒 ” 是广播电视、 视音频常用的 “ 同期声 ” 的标准时长, 也适合在社交媒体上进行 “ 微直播 ” 使用。
b . 为了改善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公信力, 遵循 “ 三三原则 ”
三个要点(发布的信息有三个要点) , 三分钟(每个问题回答在三分钟以内) , 三个信息源(提高公信力) 。
④增强时政新闻的个性与可读性
会议新闻的理念在更新。 会议新闻存在着官方、 宣传等与生俱来的严肃气质, 不利于新闻影响。 近年来媒体对两会报道 “ 四两拨千斤 ” , 用上巧劲, 采取了以下办法:
a . 在时政报道处理上 “ 举重若轻 ”
全国两会期间会议、 报道、 决策等时政新闻较多, 处理不好容易枯燥, 一些地方媒体充分调动图表、 漫画等各种编辑手段活跃版面, 并且针对一些政治性要求较强的硬新闻, 做了个性化的处理。 例如在标题制作上, 直击新闻核心,“口语 ”化标题成为一大趋势。
b . 突出 “ 地域性 ” 及 “ 差异化 ”
在两会报道中, 地方媒体精心筛选本地读着最关切的新闻, 充分放大地域特色, 边报边 “ 评 ” , 两会的民主进程加大, 媒体报道中的评论加强, 联系本地实际, 即时剖析政策的变化对本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