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 A.瑞格列奈
  • B.格列美脲
  • C.二甲双胍
  • D.普萘洛尔
  • E.格列喹酮
单选题 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适宜选用的降糖药是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单选题 降糖作用迅速,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的降糖药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选题 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无效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首选的降糖药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本组题分别考查了口服降糖药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的辨证用药,口服降糖药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即格列奈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口服降糖药双胍类药的适应证。降糖药的辨证用药:(1)对空腹血糖较高者宜选用长效的格列齐特和格列美脲;餐后血糖升高者宜选用短效的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吡嗪可增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病程较长、且空腹血糖较高者可选用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或上述药的控、缓释制剂。(2)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宜选用格列喹酮。虽格列喹酮经过肝、肾双渠道排泄,糖尿病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则应改用胰岛素治疗。(3)对既往发生心肌梗死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宜选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不宜选择格列本脲;对急性心肌梗死者,急性期可使用胰岛素,急性期后再选择磺酰脲类药。(4)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强,持续时间I
单选题 首选的抗菌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围术期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以及林可胺类同属围术期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头孢唑林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以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用于外科围术期预防感染。
单选题 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宜采用的给药途径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围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原则。围手术期为0.5h~2h,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滴注给药,30min内滴完,可以保证在围手术期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其他给药方式太慢。此外,没有动脉给药这一给药方式。
单选题 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起始给药时机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围术期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对Ⅰ类清洁切口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掌握下列原则:(1)必须选择杀菌剂。(2)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3)以小容积量溶剂稀释,在短时间(30min)滴注;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尽快达到血浆峰浓度,保证手术部位在切开细菌植入时有足够的血浆药物浓度。(4)给药时间应在术前0.5~2h。(5)抗菌药物须在细菌污染前已在组织内有一定杀菌血浆峰浓度,才能有效地预防感染。(6)术后预防性抗生素的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缩短,要求能覆盖感染期,因而有时(手术时间超过抗菌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手术超过3h、出血量≥3000ml)需重复给药,但一般不宜超过1天。鉴于单剂给药与多剂给药相比,预防手术感染的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不应无原则地联合用药。(7)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应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8)预防性用药的比例不得超过手术病例总数的30%。
单选题 Ⅰ类清洁手术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不得超出手术病例总数的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解析] 对Ⅰ类清洁切口术前应用抗生素必须掌握的原则之一是:抗生素预防性用药的比例不得超过手术病例总数的30%。
多选题 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包括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糖皮质激素禁忌证包括:(1)严重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或新近胃肠吻合术者、骨折患者、创伤修复期患者、角膜溃疡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严重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2)妊娠早期妇女。(3)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者。(4)未能控制的结核、细菌和病毒感染者。
多选题 在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下服用,易引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的药品有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的用药监护。在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下服用抗过敏药(阿司咪唑、依巴斯汀、特非那丁、氯雷他定等)、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氟哌利多、氟哌啶醇、氯米帕明、硫利达嗪)、促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等极易发生。由用药所引生的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的机制与心脏传导折返有关,因心肌细胞传导缓慢、心室复极不一致引起。常反复发作,发展为室性颤动致死。
多选题 可以抑制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有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药相同,即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酰胺醇类药主要为抑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或甲砜霉素能可逆地与细菌70S核糖体中较大的50S亚基结合,这一结合阻止了氨基酰-tRNA附着到它本该结合的部位,使肽基转移酶和它的氨基酸底物之间的转肽作用不能发生,肽链的形成被阻断,蛋白质合成被抑制而致细菌死亡。
多选题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服药期间禁止饮酒的抗菌药物有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护。(1)头孢菌素类母核7-ACA的3位上如存在与双硫仑分子结构类似的甲硫四氮唑活性基团,则在使用此类药物期间或之后5~7日内饮酒、服用含有乙醇药物、食物以及外用乙醇均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使乙醛代谢为乙酸的路径受阻,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这些药物有: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尼西、头孢哌酮、头孢甲肟、头孢匹胺等。头孢曲松不具有甲硫四氮唑侧链,但含甲硫三嗪侧链,也可引起此类反应。(2)化学结构中没有甲硫四氮唑侧链和甲硫三嗪侧链的头孢菌素如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他美酯、头孢吡肟等则无此作用。(3)应用硝基呋喃类药物期间和停药后5日内,禁止饮酒,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4)甲硝唑应用期间或之后7日内禁止饮酒、服用含有乙醇的药物或食物以及外用乙醇,因可干扰酒精的氧化过程,引起体内乙醛蓄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多选题 对重度致吐化疗药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可选择的治疗药品有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放疗与化疗止吐药物的使用。重度致吐性化疗药所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1)每天化疗前,联合应用5-HT 3 受体阻断剂、口服地塞米松12mg和阿瑞吡坦125mg。(2)化疗后从第2日到第4日,口服地塞米松一次4mg,一日2次,以及第2日到第3日口服阿瑞吡坦80mg。(3)但对于联合的化疗方案如AC、CHOP、R-CHOP,则化疗后不再用地塞米松。(4)另有两项3期临床实验表明联合应用5-HT 3 受体阻断剂和地塞米松时,后者化疗前单剂量20mg,化疗后为一次8mg,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