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1
“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1959年12月~1960年2月)
材料2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性改革。”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
材料3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个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者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江泽民:《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会上的讲话》
问题:
【正确答案】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a.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b.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c.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d.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②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b.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c.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d.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