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A.大部分是
B.小部分是
C.不是
D.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听力原文]
记者:一些报纸称你的新作《我是农民》这本书是你的“绝对隐私”,你怎么看?
贾平凹:《我是农民》主要写的是我20岁以前真实的生活,可以说,它是我19年的人生经历和那段青春期艰难和贫穷的生活——痛苦、贫穷、单调。当然,在艰难和贫穷的生活里也有美好和快乐。我怀着对幸福的渴望走进了城市,毫不留情地告别生我养我的农村。当时我就想,我能够上大学,留在城市里,苦难应该离开我了,但是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摆脱它,也许这一辈子都离不开苦难了。我觉得这本书并不像那些报纸说的暴露“绝对隐私”。
记者:你会不会接着写下去,把你上大学、工作、写作的这些经历写一本完整的自传?
贾平凹:在写本书的时候,我又快乐又忧伤,仿佛重新活了一次,温习自己当年的幻想。我还没有到写自传的时候。
记者:在这本书里,你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和文字写道:“我读过许多关于知青的小说,那些城里的孩子离开了亲情,离开了舒适,到乡下去受许许多多的苦难,曾让我悲伤流泪。但我读罢又常常想:他们不应该到乡下来,我们就应该生在乡下吗?一样的瓷片,有的贴在了灶台上,有的贴在了厕所里,将灶台上的拿来贴在厕所里,灶台上的呼天抢地,哪能听到厕所里的啜泣呢?”
贾平凹:我只是觉得委屈。回到了农村,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在农民里又属于知识青年。但是当我后来成为一名作家,而知青文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走红于中国文坛,我却没有写过一个字的知青文学作品。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知青指那些原本住在城里,有着还算富裕的日子,突然敲锣打鼓地来到乡下当农民的那些孩子。我的家原本在乡下,本来就是农民。我当时多么羡慕这些知青啊,他们可以定期回城,他们带来了收音机、书、手电筒,还有饼干和水果糖。他们见识多,口才又好,敢偷鸡摸狗,敢几个人围着打我们一个。更丧人志气的,他们吸引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姑娘们在先选择了他们之后,才能轮到来选择我们。
记者:写作这么多年,你一直以农民的视角观察着城市,这既成为了你在创作上的优势,也成为了你在描写城市生活时的劣处,以致于大家认为你只能写好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一写到城市,就显得虚假和不真实,你自己怎么看?
贾平凹:对那些说法我是不服气的。我承认我对城市生活不如我对农村生活了解多。但是我所描写的城市西安,在中国也算是一个大城市了,它和北京、上海都不一样,它更加接近于乡村,我熟悉的城市人大多数都是一些从乡村来到城市这一阶层的人。
《我是农民》这本书是作者的绝对隐私吗?
单选题
A.脱离了苦难
B.没有脱离苦难
C.渴望脱离苦难
D.没有脱离苦难的可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听力原文]
贾平凹认为进入城市就脱离了苦难了吗?
单选题
A.是朋友的自传
B.是作者父亲的自传
C.不是作者的自传
D.是作者的自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听力原文]
《我是农民》是作者的自传吗?
单选题
A.写过一些
B.写过很多
C.准备要写
D.没有写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听力原文]
贾平凹回到农村后写过知青文学吗?
单选题
A.从城市到农村当农民的青年人
B.在农村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
C.在农村当老师的青年人
D.到农村当工人的青年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听力原文]
什么是知青?
单选题
A.善于反映农村的生活
B.既能反映农村生活又能反映城市生活
C.不善于反映城市生活
D.反映城市生活不如反映农村生活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听力原文]
贾平凹认为自己善于反映什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