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天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公司)所得税的核算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5%。2014年有关所得税业务事项如下:
(1)天地公司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库存商品年末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照税法规定,存货在销售时可按实际成本在税前抵扣。
(2)天地公司2014年末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已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抵扣。
(3)天地公司2014年支付800万元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2014年末,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6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出售时可以抵税的金额为其初始成本。
(4)2014年12月天地公司支付2000万元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至年末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出售时可以抵税的金额为其初始成本。
(5)2014年12月,天地公司收购了丁公司100%的股份(两者不存在关联关系,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完成合并后将其作为天地公司的分公司。合并日,天地公司按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800万元入账;而原资产账面金额为65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抵扣的金额为其原账面金额。
假设天地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此前没有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有足够的应税所得可以抵扣。
要求:分析判断上述业务事项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如果形成暂时性差异,请指出属于何种暂时性差异,并说明理由;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请按规定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进行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存货不形成暂时性差异。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2010年末天地公司的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存货的账面余额为其实际成本,可以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故库存商品的计税基础为2000万元。因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没有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2)无形资产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理由: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600万元,形成暂时性差异100万元;按照规定,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故上述暂时性差异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天地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3)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理由: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6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800万元,形成暂时性差异6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故上述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25%=15(万元)。天地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所得税费用 1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理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1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2000万元,形成暂时性差异1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故上述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天地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5)该企业合并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理由: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650万元,形成暂时性差异150万元。按照规定,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故上述暂时性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50×25%=37.5(万元)。天地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商誉 3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