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表 单位:万元 | |||||||||||||||||||||||
项目 | 账面价值 | 公允价值 | |||||||||||||||||||||
甲商品(100万件) | 600 | 700 | |||||||||||||||||||||
固定资产 | 1000 | 1500 |
2×15年1月2日A公司取得B公司60%股权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
累计折旧 3000
贷:固定资产 8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000+8000)18000
累计摊销 1000
贷:无形资产 2000
固定资产清理 5000
营业外收入 (9000+3000)12000
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金额=28000+存货增值(700-600)+固定资产增值(1500-1000)=28600(万元),A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取得B公司股权时应当确认的商誉=18000-28600×60%=840(万元)。
2×16年B公司宣告分配上年度现金股利时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6000×60%)3600
贷:投资收益 3600
假定一:A公司2×17年1月2日个别财务报表:
①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33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8000×2/3;18000×40%/60%)12000
投资收益 21000
②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投资成本”明细账户,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因为产生的是商誉。
“损益调整”明细账户=(6800+13970-6000)×20%=2954(万元)
提示:2×15年调整后的净利润=7000-50×(7-6)-500/10-50×(8-6)=6800(万元);2×16年调整后的净利润=14000-40×(7-6)-500/10+30×(8-6)=13970(万元);同时扣除现金股利6000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明细账户=400×20%=80(万元)
“其他综合收益”明细账户=500×20%=100(万元)
注:B公司2×15年增加资本公积400万元、2×16年增加其他综合收益5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954
——其他权益变动 80
——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贷:盈余公积 [(6800+13970-6000)×20%×10%]295.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800+13970-6000)×20%×90%]2658.6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
其他综合收益 100
③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8000-12000)+2954+80+100=9134(万元)
本题的思路是个别报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之后,需要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A公司2×17年1月2日合并财务报表:
①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28600+2×15年调整后的净利润6800+2×16年调整后的净利润13970-分配现金股利6000+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900=44270(万元)
②合并报表当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33000+剩余股权公允价值16500)-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44270×60%]-商誉840+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900×60%=22638(万元)
③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134
投资收益 7366
④对个别财务报表中的部分处置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借:投资收益[代替原长期股权投资][(6800+13970-6000)×40%]5908
贷:未分配利润[代替投资收益] [(6800+13970-6000)×40%]5908
⑤将个别财务报表确认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转出重分类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 (400×20%)80
其他综合收益 (500×20%)100
贷:投资收益 180
假定二:A公司2×17年1月2日个别财务报表:
①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44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8000×90%;18000×54%/60%)16200
投资收益 28300
②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8000-16200)1800
投资收益 3200
调整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5000(万元)
本题的思路是个别报表成本法转为金融资产之后,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在丧失控制权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A公司2×17年1月2日合并财务报表:
①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44270(万元)[计算过程同第(4)问]
②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损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44500+剩余股权公允价值5000)-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44270×60%]-商誉840+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900×60%=22638(万元)
③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无调整分录。
在个别报表中,由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金融资产核算时,对于剩余股权投资已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了计量,在合并报表中不需要再次编制调整分录。
④对于个别财务报表中的部分处置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借:投资收益[代替原长期股权投资] [(6800+13970-6000)×60%]8862
贷:未分配利润[代替投资收益] 8862
⑤将个别财务报表确认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转出重分类转入投资收益:
无凋整分录。
验算:合并报表中确认的处置投资收益=个别报表(28300+3200)+合并报表(-8862)=226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