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机械厂于2000年成立,2013年相关业务如下:
(1)2月初从A银行借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弥补日常经营的资金缺口,借款期为两年,按季度预提的财务费用金额为25万元。
(2)6月为扩大生产经营,准备新建一厂房,向B银行申请借款,银行以信用评价不合格拒绝其申请,随即于9月初从某企业处取得借款2000万元,合同期限为1年,约定利率为15%,当月开始厂房的建造,假设建设周期超过1年。
[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并简述政策。
问答题 2013年可在税前扣除的利息金额。
【正确答案】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利率=25×4÷1000=10% 允许扣除的利息支出=1000×10%×11÷12=91.67(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013年在税法上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正确答案】在税法上,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用于厂房的建设,其发生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允许资本化。 允许资本化的利息=2000×10%×4÷12=66.67(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013年会计上资本化利息在以后年度需要纳税调增利息金额。(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在会计上,企业为建造厂房发生借款的,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即使超过同期同类的贷款利率也是可以资本化的。在税法上,企业为建造厂房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在以后年度计提折旧时税前扣除,但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应纳税调增。 应纳税调增的利息支出=2000×(15%-10%)×4÷12=33.33(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1月经济业务如下: (1)内销A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销售额600000元,销项税额102000元; (2)福利部门领用A产品按本月A产品售价确认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000元,销项税额3400元; (3)本月共发生进项税额204000元,10月份期末留抵税额5000元。 (4)出口产品适用的退税率为13%,本期出口货物离岸价200000美元,汇率为1:6.4,本期出口货物均未收齐单证,前期出口货物当期收齐单证销售额3000000元(人民币)。 假定企业按正常顺序计算的应退税额得到税务机关的审批允许退税。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并作相关退税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并作相关退税的会计分录。 销项税额=102000+3400=105400(元) 进项税额=204000(元) 进项税额转出=200000×6.4×(17%-13%)=51200(元) 上期留抵税额=5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105400-(204000-51200)-5000=-52400(元) 免抵退税额=3000000×13%=390000(元)(按收齐单证的销售额确定) 由于负的应纳税额的绝对值52400元<免抵退税额390000元 应退税额=52400(元) 免抵税额=390000-52400=337600(元)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52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37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90000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