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42层高层住宅,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层高为3.2m,房屋高度134.7m,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抗震设防烈度7度,Ⅱ类场地,丙类建筑。采用C40混凝土,纵向钢筋和箍筋分别采用HRB400()和HRB335(
单选题 7层某剪力墙(非短肢墙)边缘构件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纵向钢筋配筋范围,墙肢轴压比μN=0.4,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试问,该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纵筋及箍筋选用下列何项,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提示:①计算体积配箍率时,不计入墙的水平分布钢筋。
②箍筋体积配箍率计算时,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A.818;8@100 B.820;8@100
C.818;10@100 D.82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高规》表3.3.1-2,该结构为B级高层建筑,查表3.9.4,剪力墙抗震等级应为一级。
根据《高规》第7.1.4条,底部加强部位高度:
H1=2×3.2=6.4m,[*]
取大者13.44m,1~5层为底部加强部位,-1~6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根据《高规》第7.2.14条,B级高层宜设过渡层,7层为过渡层,过渡层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置要求可低于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但应高于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对过渡层边缘构件的竖向钢筋配置《高规》未作规定,不低于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
构造边缘构件配筋:
根据《高规》第7.2.16-4条及表7.2.16,阴影范围竖向钢筋
Ac=300×600=1.8×105mm2,As=0.9% Ac=1620mm2
8[*]18,[*]=2036mm2>As
阴影范围箍筋:
按构造配[*]8@100,过渡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置应比构造边缘构件适当加大,故选配[*]10@100。
[*]

综上,故选C。
单选题 底层某双肢剪力墙如图所示。假定,墙肢1在横向正、反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内力计算值见1-1表;墙肢2相应于墙肢1的正、反向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内力计算值见1-2表。试问,墙肢2进行截面设计时,其相应于反向地震作用的内力设计值M(kN·m)、V(kN)、N(kN),应取下列何组数值?
提示:①剪力墙端部受压(拉)钢筋合力点到受压(拉)区边缘的距离=as=200mm。
②不考虑翼缘,按矩形截面计算。
表1-1 墙肢1的内力计算值

表1-2 墙肢2的内力计算值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墙肢1反向地震作用组合时,
[*],故为大偏心受拉
该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高规》第7.2.4条及第7.2.6条:
VW=1.6×1.25×V=1.6×1.25×1000=2000kN
MW=1.25×M=1.25×5000=6250kN·m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