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排水工程》 管道在衔接时应遵循两个原则: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管道埋深,降低造价;②避免上游管道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采用管顶平接时,上游管段中的水量(水面)变化不至于在上游管段产生回水,但下游管段的埋深将增加。这对于平坦地区或埋设较深的管道,有时是不适宜的。
当上游管段管径小于下游管段管径时,为了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污水管道衔接时可选择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两种方式中下游管段埋深最浅的方式。故在不同的情况下,A和B都是可行的。
当上游管段管径小于下游管段管径时,雨水(合流)管道应采用管顶平接,C正确。
根据排除法,选择D。
(1)本题应理解为选项是否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设计的原则。
(2)对于选项D,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手册,在实际中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在4个选项中,D出现的可能性最小。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4.2.11 管道在坡度变陡处,其管径可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由大改小,但不得超过2级,并不得小于相应条件下的最小管径。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5城镇排水》 第1.3.4.1节:(1)污水管道设计一般规定1~5条(见第1.2.4节),对于雨水管渠设计,同样适用。(2)管道在检查井内连接,一般采用管顶平接,不同断面管道必要时也可采用局部管段管底平接,但在任何情况下进水管底不得低于出水管底。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5城镇排水》 第1.2.4节:(5)管道在坡度变陡处,可由大管径变为小管径。当D=200~300mm时,只能按生产规格减小一级。当D≥400mm时,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但管径的减小不得超过二级。管道坡度的改变应尽可能徐缓,避免流速骤降,导致淤积。
当上游管径大于下游管径时,雨水(合流)管道采用管底平接。故D的情形也有可能发生。</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