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市政府为保护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拟对旧城内的一个居住街坊进行环境整治和适度改造。该街坊占地面积约15hm2,居住人口5000人,北侧为城市主干路,西侧为城市次干路,东侧和南侧各城市支路均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属于建设控制地带。街坊内大部分建筑为传统民居,建筑质量较好,少量为20世纪80年代末的建筑(下图中标识层数的建筑),还有两处文物保护建筑。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该街坊以保护整治、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为主。其中,街坊西南角的建筑已经没有保留价值,可以更新改造为多层住宅楼和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为保护传统风貌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机动车的停车位数量可以不按照一般居住用地的标准进行设计。

规划方案除新建了车行路、步行道和几栋多层建筑外,基本按照原有院落边界和传统建筑格局进行了整治和改造。

试分析该规划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该规划方案优点

(1)增加了绿地,街区内环境得到良好改善。

(2)没有改动街区尺度,街坊的肌理与院落格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3)人车分流设置,减少干扰。

(4)增加了更加融合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取消了功能不太相容的工厂。

2.该规划方案缺点

(1)车行路占用了文物保护单位A南侧用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2)街坊西南角的规划建筑与街坊整体风格不协调,破坏整体建筑环境。

(3)西侧次干路开口过多,且形成丁字路口,不利于出行。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