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
游姑苏台记
宋 荦
予再莅吴将四载,欲访姑苏台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泛小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①,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棒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
迤通过横塘,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台下。山高尚不敌虎丘,望之仅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绣。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蘑葡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歆②,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赛衣贾勇,如猿猱腾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余丈,阔数丈,相传即胥台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
吾友汪钝翁《记》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掀天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温森③中。环望穹窿、灵岩、高峰、尧峰诸山,—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人无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余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侍行者,幼子筠、孙韦金、外孙侯最。六日前,子至方应试北上,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注】①插莳:插秧。②炎歆:热气。③温淼:形容湖水浩瀚广远。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其劳苦
殊:非常,特别。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遂
抵:抵达,到达。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时已
薄:迫近。
请用“/”给文中加粗的语句断句。
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绣
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绣
仔细阅读第三段,找出并概括作者“不禁三叹”的原因。
(1)感叹姑苏台之壮丽奇景;(2)游姑苏台故址,抒发怀古幽情,感叹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