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A和B是试图在一个以太网上发送的两个站。每个站都有一个稳定的帧队列准备发送,A的帧编号是A1、A2和A3等,B的帧编号是B1、B2和B3等。再假定指数后退的基本单元时间是T=51.2微秒。现在A和B同时尝试发送1号帧,冲突,并且刚好分别选择了0×T和1×T的退避时间,也就是说,A赢得了这一次竞争,发送A1,B需要等待。在这次传送结束时,B尝试再发送B1,而A则尝试发送A2。这一轮的首次尝试产生冲突,此时,A的退避时间从0×T和1×T中选择,而B则从0×T,…,3×T中选择。
问答题     给出A赢得第2次退避竞争的概率。
 
【正确答案】A可以选择KA=0或1;B可以选择KB=0,1,2,3。如果(KA,KB)选择(0,1),(0,2),(0,3),(1,2),(1,3)中的一个组合,那么将是A赢得这第2次竞争,其概率是5/8。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假定A已赢得了第2次退避竞争。A在成功发送A2后,接着尝试发送A3。当B再次尝试发送B1时,A和B再次冲突。给出A赢得第3次退避竞争的概率。
 
【正确答案】现在A是在一次成功发送之后,可以选择片KA=0或1;KB是在它的第3次冲突之后,可能的选择是0,1,2,…,7。如果KA=0,那么KB中有7种选择使得A赢;如果KA=1,那么KB有6种选择使得A赢。所以A赢得第3次竞争的概率是13/16。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给出A赢得所有其余后退竞争的概率的合理下限值。
 
【正确答案】A赢得第2次竞争的概率:5/8>1/2 A赢得第3次竞争的概率:13/16>3/4 类似地,A赢得第4次竞争的概率>7/8 一般地,A赢得第i次竞争的概率>(1.1/2i-1) 因此,假定A已经赢得第1次至第3次竞争,那么A赢得所有其余的后退竞争的概率将不低于: (1.1/8)×(1.1/16)×(1.1/32)×(1.1/64)×…≈1/8-1/16-1/32-1/64-…=6/8=3/4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对于B1帧的发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正确答案】B放弃对B1帧的发送,转而开始发送B2帧。最终会因上层协议超时而重传B1帧的报文,从而恢复正常发送条件。 上述退避竞争的情况通常称为以太网捕获效应。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以太网交换机在初次使用时,其转发表是空的,试说明交换机如何建立自己的转发表。
 
【正确答案】在以太网交换机的内部有一个转发表,把站的以太网地址映射到交换机的端口,也就是说,有了这个表,交换机就知道每个站通过哪一个端口可达。转发表可以通过采用反向探知算法动态地建立起来。每当从某个端口上收到一帧时,根据帧上的源地址就可以知道经过这个端口可以到达这个地址,从而在转发表上增加一项,注明发往该地址的帧应选择该端口来转发。当接收到一个帧时,交换机在转发表中查找对应发送该帧的站的源地址的项,如果找不到一个匹配项,交换机就使用新得到的地址和到达端口在转发表中建立一个新的登记项,并在所有其他端口上转发该帧(即执行洪泛操作);如果找到了一个匹配项,就在对应的端口上转发该帧,并更新映射到那个站的端口的时间,反映出最近一次帧到达时的端口状况。交换机还使用一个寿命超时器删除在指定的最长时间内未收到对应帧的登记项。这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交换机就能知道所有活动站的地址到端口的映射。
【答案解析】
问答题   PPP是以HDLC为基础的,HDLC使用位填充防止在有效载荷内偶尔出现的标志字节产生混淆。给出至少一个理由,说明PPP为什么使用字符填充来代替位填充。
 
【正确答案】PPP被明确地设计成是以软件形式实现的,而不像HDLC那样几乎总是以硬件形式实现。对于软件实现,完全用字节操作要比用单个位操作简单得多。此外,PPP被设计成跟调制解调器一道使用,而调制解调器是以1个字节为单元而不是以1个比特为单元接收和发送数据的。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某个CDMA接收方收到一条如下所示的碎片系列:
    (-1+1-3+1-1-3+1+1)
    假如站点碎片序列如下: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那么,哪些站点发送了数据?每一站点发送了什么数位?
 
【正确答案】只需计算4个常规的内标积: (-1+1-3+1-1-3+1+1)·(-1-1-1+1+1-1+1+1)/8=1 (-1+1-3+1-1-3+1+1)·(-1-1+1-1+1+1+1-1)/8=-1 (-1+1-3+1-1-3+1+1)·(-1+1-1+1+1+1-1-1)/8=0 (-1+1-3+1-1-3+1+1)·(-1+1-1-1-1-1+1-1)/8=1 结果是A和D发送比特1,B发送比特0,C保持沉默。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你能想出在什么环境下开环协议(例如海明码)较之反馈型协议(依赖重传)更为可取吗?
 
【正确答案】如果传播延迟很长,例如在探测火星或金星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前向错误纠正方法。还有在某些军事环境中,接收方不想暴露自己的地理位置,所以不宜多发送。如果错误率足够低,纠错码管用(冗余位串不是很长,又能纠正所有的错误),前向纠错协议也可能是比较简单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