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7.介绍北宋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第一,令州县立学,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停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第三,振兴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法”引入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教育的批判。
(2)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3)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至此,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兴学;第二,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扩建太学,营建太学之“外学”,作为太学的外舍;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三次兴学虽然都因为守旧派的阻挠而中断,但是总体上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