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在我国传统礼节中。遇到结婚、生子等大事要宴请亲朋好友,众亲友也要随份子。然而,目前这种习俗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沉重负担,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婚礼随份子、包红包本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人情活动,它代表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但现在这个传统习俗却慢慢地变味了,份子钱的数目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还出现了将份子钱汇款到对方银行卡上等畸形现象。
我认为应当让这一传统习俗回归自然,减少其中充斥的浓厚“铜臭味”,避免将这种礼尚往来的行为变成一种交易行为,助长社会的拜金风气。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改善:
首先,改变祝福的方式。参加婚礼随份子原本是为表达祝福,到现场沾沾喜气、凑个热闹。但是如果受客观条件制约,不能到现场去送上自己的祝福,那么可以通过打电话,或是邮寄贺卡、礼物等方式送上自己的祝福,而不是把份子钱打到对方的银行卡上。
其次,改变办酒席的风俗与方式。除了婚丧嫁娶等传统大事之外,升学宴、大学酒等应尽量减少。如果要办,也可要改变一下形式。其实,办酒席主要是图个热闹和吉利,同时也能让平时难以相聚的亲朋好友借此一聚。因此,办酒席时可以要求客人“人到礼不到”,这样被请的人轻松,少了随份子钱的担忧和尴尬;主人也轻松,不用担心日后还礼。而且,这样的气氛也更适合敞开心扉交流沟通,更有人情味。
再次,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中国社会有一个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有人担心不给份子钱就会显得人情冷漠,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感情。而要维护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能单靠一次随份子的行为,应该通过平时频繁的联系沟通,多关心体谅对方,多聚会谈心、旅游出行等方式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维系彼此的感情。
最后,通过多种方式来刹住这股风气,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随份子”大环境。可以通过多方教育、先进示范、媒体引导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来努力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慢慢改变畸形的“随份子”形式,将这一行为从人情圈中解救出来,不再成为年轻人的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