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哈贝马斯提出沟通行动的概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自己的合理性理论。哈贝马斯批判韦伯在理性化问题上的理解仅限于目的—工具合理性。目的—工具合理性模式的错误在于,这种视角仅看到了人类行动处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合理性。沟通行动所处理的正是主体间关系,或者所处理的是主体间行动的相互协调问题。 (1)沟通理性的定义 哈贝马斯对沟通行动概念的分析,普遍(形式)语用学对交往的有效性要求的分析,都是为了揭示沟通行动中所潜藏着的不同于目的—工具理性的另一种理性:反省、批判和论证的能力,即沟通理性。他对沟通理性的界定为: ①沟通理性是一种对话式的理性,是以主体间的平等的对话为基础的。而目的—工具理性是一种独白式的理性,基于个人利益的计算的理性。 ②沟通理性是一种借助于更佳论据的力量进行反复论证的理性。在有效性要求受到质疑时,沟通行动的参与者能够进入理性的讨论,在讨论中,沟通双方针对受质疑的有效性要求反复讨论,以期达成共识。而目的—工具理性不必借助于理性的讨论,而是以单方面的利益的取得为标准。 (2)沟通理性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七点: ①沟通理性是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与实践理性辩证的综合; ②沟通理性是重建人类生活世界理性化的基础,是在进行沟通行动时预设的准则和条件; ③沟通理性是人类寻回自我尊严和意义价值,迈向理性社会的先决条件; ④沟通理性是一种透过反复论辩的民主沟通程序,以追求真理共识的理性; ⑤沟通理性是一种启蒙的理性,其目在于批判,反省被社会系统所扭曲的沟通,以重建人类沟通之潜能; ⑥沟通理性具有民主、多元、开放、整全、普遍及实践的特质; ⑦沟通理性是一种透过教育的启蒙,以培养具有自主、成熟、负责的整全人格为理想。 (3)沟通行动的合理性程度是以沟通理性的发展程度为基础的 在哈贝马斯看来,韦伯和传统批判理论之所以在社会理性化的问题上陷入悲观主义,正是因为他们分析问题的概念框架的不适当。其出发点都是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没有看到在人类的沟通行动中,实际上潜藏着另一种理性的潜能,即沟通理性。理想言语情景下的沟通理性显示出人们是希望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意味着人们愿意放弃用武力或其他内外的强制力来协调主体间的行动,愿意通过平等的对话和沟通来处理人际间的冲突。在哈贝马斯看来,如果人类的这种理性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合理化并非没有希望。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