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试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并用图示说明。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其成因分析是: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1)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论。这种理论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求,而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称为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尽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但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的提高都会导致丁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如果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那么,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而且,即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那么,它也不是通货膨胀的推进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是需求的拉上。
   (2)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另一成因是利润的推进。其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没有哪一方能任意操纵价格。但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卖主就有可能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如果这种行为的作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无论是工资推进型还是利润推进型,提出这类理论模型,目的都在于解释: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所以,总需求给定是假设前提。在这样的前提下,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下降,相应的则必然是就业率的降低。因而这种条件下的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