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经营导向战略的侧重点和资源配置能力。
现实中的跨国公司在国外经营中所扮演的战略角色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我们可以依据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商务环境中跨国公司这种独特的公司形式的变化路径,将其划分为四种战略模式:国际战略、多国战略、全球战略、跨国战略。
(1)国际战略
采用国际战略的企业,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充分利用母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开发出的技术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产品、工艺过程,甚至战略由母公司向子公司的转移,其核心内容是确定怎样在母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上建立起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通过跨国经营方式把技术、产品或设备转移到国外,转移到哪些国家更有利于跨国经营的发展,采用什么形式实现这种技术转移。而拥有了新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企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和当地响应压力都是比较低的。
(2)多国战略
采用多国战略的企业把侧重点放在各东道国的差异上,通过提高对各东道国的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扩大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和销售收入。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东道国子公司自身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在当地市场的开拓能力。因此,这种战略的核心内容是确定各东道国市场的需求特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满足东道国市场的需求,怎样从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人力资源、经营方式等方面提高子公司对东道国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
(3)全球战略
采用全球战略的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是通过获得全球性经营效率提高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依靠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是获得全球性经营效率的必要条件。实行全球战略,前提是存在全球市场,并能开发和生产出满足全球性市场需求的全球产品。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什么样的产品是全球产品,怎样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生产资源,实现全球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如何通过集权管理和决策,有效协调和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活动,从而提高全球性经营效率。
(4)跨国战略
跨国战略是综合了上述三种战略目标的跨国经营战略。采用跨国战略的企业认识到,为了真正建立世界范围的竞争优势,必须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效率、成本与收入,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不仅面临着较高的全球整合压力,也面临着较高的当地响应压力。这种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确定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及各种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同时在适应能力、全球性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建立竞争优势。
这四种战略的侧重点和资源配置能力如下表3所示:
表3四种战略的侧重点和资源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