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与词汇

(2011)Роман И. С. Тургенева «Рудин» посвящен теме________.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 《罗亭》中,屠格涅夫以巴枯宁为原型,创造出19世纪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 分子的典型。罗亭是俄国文学中继奥浬金和毕巧林之后的“多余人”形象。罗亭既具有这 些 “多余人”的共同特征,如出身贵族,教养良好,思想敏锐,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看 不惯社会的不公正、贵族的特权等现象,同时又带有19世纪40年代的时代印记。罗亭出 现在客厅中央,满怀激情地谈论人生理想、崇高使命、自我牺牲精神、诗歌和爱情,他犀 利的语言、丰富的思想、坚定的信仰令对立者退却,将渴望者的心灵点燃。这样的罗亭再 现了 19世纪40年代以莫斯科大学为中心的进步知识阶层的思想和行为。然而罗亭最大的 不足是语言与行动的差距。罗亭善于演讲和宣传思想,却不善于行动。小说中,贵族少女 娜塔利娅的爱情就是罗亭行动力的试金石。尽管罗亭满腹宏伟志向,进行过多种尝试,终 却一事无成。然而罗亭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最后在巴黎革命中牺牲。 从上述分析可知,选项А 是正确答案。
译文:伊 •谢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的主题是“多余人”。
考点拓展:
在屠格涅夫的小说中,《贵族之家》也以“多余人”为人物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