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市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公开招标。
事件1:招标公告中要求潜在投标人必须取得本省颁发的《建设工程投标许可证》。
事件2:招标人考虑到该项目为本市重点工程项目,且政府财政紧张,要求投标人必须是资金雄厚的国有特级施工企业。
事件3:经资格预审后,确定A、B、C、D、E共5家合格投标人。该5家投标人分别于10月10~11日领取了招标文件,同时按要求递交投标保证金50万元、购买招标文件费500元。
事件4:招标文件中的评标标准如下:
1.该项目的要求工期不超过18个月;
2.对各投标报价进行初步评审时,若最低报价低于有效标书的次低报价15%及以上,视为最低报价低于其成本价;
3.在详细评审时,对有效标书的各投标单位自报工期比要求工期每提前1个月给业主带来的提前投产效益按40万元计算;
4.经初步评审后确定的有效标书在详细评审时,除报价外,只考虑将工期折算为货币,不再考虑其他评审要素。
投标单位的投标情况如下:A、B、C、D、E五家投标单位均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了投标文件。各投标文件的主要内容,见题表1。
表1 投标主要内容汇总表 |
投标人 | 基础工程 | 结构工程 | 装修工程 | 结构工程与装修 工程搭接时间(月) |
报价 (万元) | 工期 (月) | 报价 (万元) | 工期 (月) | 报价 (万元) | 工期 (月) |
A | 420 | 4 | 1000 | 10 | 800 | 6 | 0 |
B | 390 | 3 | 1080 | 9 | 960 | 6 | 2 |
C | 420 | 3 | 1100 | 10 | 1000 | 5 | 3 |
D | 480 | 4 | 1040 | 9 | 1000 | 5 | 1 |
E | 380 | 4 | 800 | 10 | 800 | 6 | 2 |
事件5:由于该项目技术复杂,采取两阶段评标。第一阶段评标结束后,评标专家A因心脏病突发,不得不更换为评标专家B。评标委员会主任安排专家B参加了第二阶段评标,并由专家B在评标报告上签字。
问题:
问答题
1. 事件1~3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要求潜在投标人必须取得本省颁发的《建设工程投标许可证》”不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的属于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2.要求投标必须是国有企业不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非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属于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行为。
3.要求投标人领取招标文件时递交投标保证金不妥,领取招标文件不代表一定投标,不投标是不需递交投标保证金;即使投标也应在投标截止日期前递交投标保证金。
【答案解析】
问答题
2. 根据事件4的资料计算各投标人的工期和报价,判别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如无效,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A投标人:工期=4+10+6=20(个月);报价=420+1000+800=2220(万元)
因工期超过18个月,投标文件无效。
2.B投标人:工期=3+9+6-2=16(个月);报价=390+1080+960=2430(万元),投标文件有效。
3.C投标人:工期=3+10+5-3=15(个月);报价=420+1100+1000=2520(万元),投标文件有效。
4.D投标人:工期=4+9+5-1=17(个月);报价=480+1040+1000=2520(万元),投标文件有效。
5.E投标人:工期=4+10+6-2=18(个月);报价=380+800+800=1980(万元)
E的报价最低,B的报价次低,两者之差=(2430-1980)/2430=18.5%>15%,投标文件无效。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 计算评标价并确定中标候选人(1人)。
【正确答案】1.B投标人:2430-(18-16)×40=2350(万元)
2.C投标人:2520-(18-15)×40=2400(万元)
3.D投标人:2520-(18-17)×40=2480(万元)
中标候选人为B投标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4. 事件5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评标委员会主任只安排评标专家B参加第二阶段评标的做法不妥。招标人更换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被更换的成员已做出的评审结论无效,由更换后的成员重新进行评审。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