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面两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 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樵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 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 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
(2)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 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 之述非汉,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 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 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 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刘知几《史通•直书》
(1)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 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 多。国土不需要新开辟,老百姓不需要新团聚,如果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谁能 够阻挡。何况,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从来没有隔过这么久的;老百姓受暴政的 压榨,从来没有这么厉害过的。饥饿的人不择食物,口渴的人不择饮料。孔子说:“道德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施 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就像被吊着的人得到解救一样。所以,做古人一半的事,就 可以成就古人双倍的功绩。只有这个时候才做得到吧。
(2)在能有所作为的时代据实直书,倒还可以容许;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时代 据实直书,就会遭到不幸。如晋太史董狐据法直书而不隐讳,赵盾为了法而遭受 委屈,然后才能成为良大夫和好官吏,大有名望于古今。至于齐太史直书崔杼斌 君,司马迁记载西汉帝王的过失,韦昭在吴国主持正义,崔浩在北魏据实直书犯了 忌讳,他们或者被处死,取笑当时;或者写的书被丢弃沟渠,声名没有流传后代。 世上的事情像这样,而责难史官不能展现他们刚强不屈的风格,坚持奋不顾身的节操,大概也困难吧。所以张伊发愤著述,私藏所撰《默记》一书;孙盛对桓温逼迫 修改《晋阳秋》心怀不平,而将另抄的原本寄到辽东去收藏。用这样的办法来逃避灾祸,希望获得既得存书又免害的两全之计。足以证明世途险阻重重,知道真实 记载的历史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