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三级山区公路,施工单位获得K0+000~K9+128段施工任务,原地面坡度较陡。该路段K0+000~K4+458为挖方路段,K4+458~K9+128段为填方路段。施工方为便于施工,采用移挖作填措施。施工过程中遇到雨期,施工方对雨期施工进行组织部署,做了如下施工要求。
    (1)雨期挖方施工要求。
    ①分层开挖路堑,每挖一层均设置纵横排水坡。
    ②挖方边坡一次性挖到设计坡面。
    ③雨期开挖路堑,挖至路床顶面为止,并在两例挖好临时排水沟。
    ④雨期开挖岩石路基,炮眼宜水平设置。
    (2)K4+458~K9+128段,为防止雨水渗入路基,将黏性土填筑在原地及外侧,如下图路堤填料横断面图所示。
   
问答题     指出施工方关于雨期路堑施工要求不恰当之处。
 
【正确答案】挖方路堑有两处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一:挖方边坡一次性挖到设计坡面。 正确做法: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坡面,应预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待雨期过后再修整到设计坡面。 不当之处二:雨期开挖路堑,挖至路床顶面为止,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 正确做法: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答案解析】[考点] 路基季节性施工。
问答题     背景资料中第(2)条关于黏性土填筑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正确。 理由:雨期不适宜黏性土路基施工。根据路堤填料横断面图,透水性弱的土,不能埋在透水性好的土层外侧。
【答案解析】[考点] 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治。
问答题     指出填方路段施工错误之处并改正。
 
【正确答案】错误之处一:施工方决定采用分层压实法。 正确做法:地面坡度较陡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堤填筑应采用倾填法。 错误之处二:为保证路堤稳定性,路堤采用碎石土,路床采用细粒土,填筑完路堤后直接填筑路床。 正确做法: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设置一过渡层。
【答案解析】[考点] 填方路基施工。
问答题     如果你是监理,对于施工方挡土墙形式有何建议?
 
【正确答案】挡土墙形式不应采取仰斜式,对于地面坡度较陡的山区地段,挡土墙应选择衡重式。挡土反滤层应设置在墙背,不是墙身表面。
【答案解析】[考点] 防护与支挡工程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