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依靠市场来提供?
(1) 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 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①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 无法排斥别人也来消费这一物品。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 对于追求最大利润的私人企业而言, 生产者必须能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 否则它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 由于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 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利。 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 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
如果要人们根据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 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 自己则坐享其成。 这就是说, 在消费公共物品时, 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免费搭车者”。 这种“免费搭车现象”会导致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不足。
②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 生产者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成本增加, 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 这样, 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了, 因此, 在公共物品生产上, 市场是失灵的。
(2) 公共物品不能靠市场来提供的原因在于: 市场本身提供的公共物品通常将低于最优数量, 即市场机制分配给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常常会不足。
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争性, 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为零, 这意味着, 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 因此, 市场不再是竞争的。 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 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 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 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 甚至是零产出。 从社会整体角度而言, 公共物品由市场来提供, 会造成社会整体帕累托低效率, 不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 必须由政府来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