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媒介偏见及其具体表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新闻报道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新闻传播不免出现诸多失衡。 一方面,传媒策略的跨国性和传媒经营多元化等一系列优势都能够在全球传播中体现;另一方面,传媒“霸权” 和“孤岛”的两极分化严重,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全球媒体,破坏了传播平衡,导致了“媒介偏见” 现象的出现。
(1)媒介偏见的含义
媒介偏见(Media Bias)是指记者、编辑及其他新闻出品人的偏见,主要体现在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报道方式 上。作为客观、公正、平衡的对立面,媒介偏见往往成为学者批判的对象。
沃尔特·李普曼将“刻板印象”与新闻领域产生偏见的方式加以联系:“一篇报道是知情者和已知的事实的 混合产物,观察者在其中的作用总是带选择的,而且通常是带想象的。”
麦奎尔在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中曾指出:“为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制作,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 程序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它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筛选来实现。就 其正面效应看,它保证了新闻生产的时效性;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闻内容上的偏见。”
(2)媒介偏见的具体表现
①新闻报道选题上的偏见。媒介偏见中的报道选题偏见在跨文化的国际新闻传播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西方媒 体的新闻报道往往把发展中国家与混乱、战争、落后、专制等消极概念联系在一起。报道题材多集中在政治、社 会等问题上,领土问题、人权问题、民主问题、宗教自由等均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报道的基调往往呈现出负 面大于正面的特征。这既是一种不客观的新闻报道现象,也是对其他国家的不尊重,以及对本国国民的不负责任, 将会对其认识和观念产生不利的、片面的引导。
②报道用词及图片选择的偏见。新闻报道中的偏见常常表现为记者、编辑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或者含 有个人观点的表达,起到一定的暗示意味;而图片能直观地体现报道的意图,选择一些具有暗示意味的图片则更 会加深读者受到偏见报道的负面影响。如 2016 年伦敦奥运会,俄罗斯、中国的选手就被多家媒体追缠于药物服 用问题,大肆的怀疑报道和不基于事实的倾向性描述暗示,对运动员、国家队伍形象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③新闻报道手法选择的偏见。媒体报道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用一种夸张的方式,编造一个故事或者在 报道中只采用能支撑作者偏见观点的信息,以达到以偏概全的效果。有些西方媒体根据自己的报道立场和意识框 架,会主观重构客观事实,甚至会在报道中出现严重的失实,以此获得人们的关注,严重损害报道的真实性。目 前国内的许多新闻媒体平台也出现了为满足大众猎奇心理而将受到关注的公众人物和敏感话题强行联系起来进 行编造和报道的现象,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骗取阅读量,严重影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降低了媒体信任度, 损害了新闻媒体整体形象。
(3)媒介偏见的影响
媒介偏见通过新闻报道表现出来,产生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影响:
①对于社会来说,媒介偏见无法客观呈现社会现实,妨碍受众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②在某些情况下,媒介偏见导致社会某一群体在社会中孤立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继而使得这一团体产生抵触 情绪,造成社会冲突,形成社会团体、族群、民族隔阂,甚至产生社会动荡。
③对新闻媒体本身来说,有偏见的报道会损害媒体公信力,进而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甚至使整个社会 信息传播系统严重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