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一般资料:男,16岁,高一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性格内向。在父亲严格的管教下,养成了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习惯,母亲很宠爱求助者,对其照顾无微不至,因此求助者很依赖母亲。求助者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考上了现在这所重点高中。但是离家比较远,需要寄宿在学校。到了新的环境,白天要上课,还要自己照顾自己,求助者觉得很吃力,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两个月前因考试成绩下滑非常厉害,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从那时开始他觉得同学们疏远自己。从此,白天学习没精神,晚上失眠,心情低落、烦躁。前几天因为入睡困难,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就是神经衰弱,开了些药,但是没有效果。求助者本想与同学们接近,希望能搞好关系,但是同学们不以同样的态度回应自己。求助者觉得自己连同学关系都搞不好,自己还能干什么呢?觉得自己以后的人生是黑暗的。

多选题 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病程是(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案例描述,该求助者“两个月前因考试成绩下滑非常厉害,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他觉得同学们开始疏远自己。从此,白天学习没精神,晚上失眠,心情低落、烦躁。”故选A。
多选题 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症状有( )。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根据案例描述,该求助者白天学习没精神,晚上失眠,心情低落、烦躁。故选BCD。
多选题 该求助者最想解决的问题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案例描述,该求助者目前最想解决的就是同学关系。
多选题 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的现实刺激是(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案例描述,该求助者两个月前因考试成绩下滑非常厉害,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自己,从那时开始他觉得同学们疏远自己。引发该求助者的心理症状,故选A。
多选题 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特点有( )。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根据案例描述,该求助者的病程时间为两个月,持续时间长。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有现实刺激: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自己。
多选题 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由个人的想法引发的,属于认知因素,故选B。
多选题 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的B有( )。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根据ABC理论,A代表的是诱发事件,B代表的是个体信念,C代表的是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结果。故答案选ACD。
多选题 本案例中,该求助者本想与同学们接近,希望能搞好关系,但是同学们不以同样的态度回应自己。这说明求助者错误地运用(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这是一种理性观念,可以理解为:你希望别人对你好,你就对别人好;你希望你有困难时别人帮助你,在别人有困难时你去帮助别人。
多选题 本案例中,“求助者觉得自己连同学关系都搞不好,自己还能干什么呢?觉得自己以后的人生是黑暗的。”这体现了不合理信念的( )特点。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像、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故选AD。
多选题 针对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心理咨询师应采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故选B。
多选题 一般把咨询阶段划分为( )。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根据咨询实践,一般把咨询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初期)——诊断阶段;第二阶段(中期)——咨询阶段;第三阶段(后期)——巩固阶段。
多选题 心理咨询师在收集求助者资料时,应围绕的问题有( )。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咨询师收集资料应围绕以下七个问题进行:(1)“who”,求助者是谁?(2)“what”,发生了什么事?(3)“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4)“where”,在哪里发生的?(5)“why”,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6)“which”,事情与哪些人相关?(7)“how”,事情是怎样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