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等概念后,能够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知道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并能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①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②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①有理数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及运用:
②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PPT,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两只小狗、一头大象分别距原点有多远。
设置问题:
问题1:右边这只小狗距原点有多远?左边这只小狗距原点有多远?两只小狗距原点的距离相同吗?
问题2:两只小狗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什么?
问题3:大象距原点有多远?它比右边这只小狗距原点远还是近?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展示,使学生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获取对绝对值概念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学习新课,理解概念
1.引入绝对值的概念。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理解绝对值的慨念。
由刚才的图片知道两只小狗所在的位置到原点的距离都是3,也就是说3和-3的绝对值都是3;大象距原点的距离是4,那么4的绝对值就是4。即|3|=3,|-3|=3,|4|=4。
3.给出几对相反数,在课堂上讨论它们的绝对值,然后引发学生思考,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结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4.让学生两两为一组,每人分别写三个正数、三个负数和零,让对方写出“这些数的绝对值。观察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总结绝对值的性质。
结论: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三、知识巩固
1.学生自己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下列符数的绝对值:6,-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