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江苏省南京市小学美术学科面试真题)
1.题目:中年级《剪纸中的吉祥纹样》教学
2.内容:
剪纸中的吉祥纹样,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他们形象生动、色彩 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助一些吉祥纹样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基本要求:
(1)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图案的寓意;
(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地互动环节;
(3)试讲时间约10分钟;
(4)教学中注意体现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5)向民间艺术学习,设计制作一个有美好寓意的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设计“变魔术”的小游戏(运用剪刀将空白的纸剪出花样),学生观察发现,剪出了一条金鱼的图案,经常可以在剪纸中看到这个形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剪纸中常常会出现这些形象呢?这些形象有什么代表性的意义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一起探究这些形象出现的寓意。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感受剪纸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福寿双全》《喜上眉梢》《富贵平安》等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作品中出现了哪些形象?这些剪纸作品在整体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蝙蝠、梅花等形象;有的以方形呈现、有的直接以鱼的形象出现)
2.分析剪纸语言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连年有余》,学生欣赏回答下列问题:剪纸作品较之其他艺术形式在造型形状、色彩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构图饱满。这些形状就叫做剪纸语言。圆点适合表现花心;月牙纹适合表现轮廓线;锯齿纹适合表现动物的毛发……只有合理的运用剪纸语言才会使剪纸作品更漂亮。
3.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①教师展示多幅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吉祥图案常常选用哪些事物作为图案?它们都代表什么含义?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找出吉祥图案当中对于谐音的运用,如蝠—福、梅—眉、瓶—平等。谐音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②教师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对折剪纸的具体方法,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你想设计一幅怎样的吉祥图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述。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亲自示范一幅吉祥纹样的剪纸制作步骤,学生观看,并总结步骤:1.确定吉祥寓意;2.选择表现形式;3.设计纹样;4.剪出形象。
活动四:实践展评
1.学生选取寓意美好的吉祥纹样进行设计创作。提示学生注意刀剪安全,以及注意保护教室卫生,尤其要注意剪纸顺序为:先里后外,先小后大。左手要配合右手转动手中的彩纸,剪出流畅的线条。
2.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作品后,举办“巧手大赛”,请同学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
4.其他同学从作品图案的选取角度、美好寓意、剪纸语言等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评析,同时评选出最佳优秀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如《富贵平安》:美好寓意—运用牡丹进行展现富贵平安的寓意;剪纸语言—造型生动,色彩—以大红为主,喜庆,吉祥)
活动五:小结作业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升华:剪纸作为中国民间美术之一,在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审美,我们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传承。
2.学生将本节课看到的吉祥纹样以及吉祥纹样的寓意讲给自己的家人听,并将自己的剪纸作品用来装饰居室。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一:说一说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特点。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遵循变化与统一的总原则的前提下,较为突出的造型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具象题材、抽象运用:吉祥图案中的主要题材均直接或间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器皿、用具等。这些具象的事物,吉祥图案在造型中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往往服从视觉上的快感,而突破平凡的樊笼,体现出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
对称与均衡是构图的惯用手法:吉祥图案常常存在于中心线,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四面、多面)配置同形、同色、同量或不同形(色)但量相同或近似的纹样,这种组成形式称之为对称与均衡的构图。
繁复求变,乱中有序:传统图案的繁复是有别于现代美术的一大特征,但传统吉祥图案的繁复有别于现代应用美术图案的一大特征,但传统吉祥图案的繁复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单纯的重复,它更加讲究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和韵律。
答辩题目二:在教无定法中,阐述如何进行美术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达芬奇曾说:“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受人推崇的艺术大师就已经向人们传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美术的教学中,美术理论与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争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1+1>2”的效果就需要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
第一,美术教学要求凸显视觉性,这就需要运用展示的方式展示一系列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在观察的活动中理解作品的特点,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
第二,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义务阶段美术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而在学生创作前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技法或者创作步骤,这需要教师通过演示或示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师的直观演示与学生的观察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三,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如在讲解某一技法时可以让学生先实践老师后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的进行尝试,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选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兴趣,使教学达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