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 某乡总面积为179km2,其中林地面积为113km2,总人口为13866人,辖8个村民委员会,84个自然屯,11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仫佬、水等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46.3%,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该乡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当地群众依地取材,以木质(瓦木、砖木)结构住房为主,按风俗群居建寨,依山建房,沿坡群居,一个村寨一个群落,房屋耐火等级普遍为三至四级。村寨规模大小不等,小则为十几户,大则上百户,且村寨之间距离很近。由于住房建造密集且无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惨剧。
此外,村民防火意识薄弱,用火随意性大。村民习惯在二层设火堂、厨房,基本上不设置烟囱,炉灶旁还时常堆放有柴火。村寨用电线路为20世纪70~80年代安装,导线横截面小且直接敷设在房屋木结构上,并且出现私自乱接电线、电器、违反操作规程致使原有电气线路长时间超负荷运行的现象。许多村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大都建在半山腰和山顶,远离水源,人畜饮水困难,保证消防水源更难,灭火器材也普遍缺乏。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1. 关于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密集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 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密集区,占地面积不应超过3000m2。当超过时,应在建筑密集区设置不小于10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