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9岁,小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3年前与丈夫离婚,无子女,离婚后与父母共同生活。求助者有一个哥哥,已婚,与父母在同一城市生活。两年前求助者的哥哥与父母发生矛盾,从此再也没有看望过父母,也从不给求助者主动打电话。今年父亲七十大寿,求助者想借全家团聚的机会帮助父母和哥哥消除隔阂,给哥哥打电话,希望哥哥一家回来一起祝寿,但哥哥说他们一家三口要去国外旅游。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求助者的父母一直站在她的身旁。通话结束后,她能够明显感觉到父母的失望,父亲还责怪她多事儿,说她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还来管别人的事。求助者很委屈,那段时间过得非常难受。每当想起这件事,求助者都暗自伤心,后悔自己多事,感觉自己很无能,每天回家看到父母都有些不自在。最近一个多月里,茶饭不香,胃里总觉得像是堵着什么东西,头痛,睡眠差,感觉疲惫。主动前来求助,强烈要求摆脱内心痛苦。
多选题 多选: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包括( )。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解析]求助者离婚是三年前的事,并没有提到后悔离婚。案例中没有提到工作的原因,是求助者在调节家庭矛盾失败后,又受到父亲指责才出现心理问题。
多选题 单选: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由现实问题引发,时间持续一个多月,时间短,可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多选题 多选:对于该求助者,还需要了解的资料包括( )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解析]求助者的工作记录与其心理问题无关,对家庭的看法、成长经历和身体状况是还需要了解的内容。
多选题 多选:咨询师对于该求助者的尊重可以表现为( )。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解析]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意味着信任,相信求助者有解决心理问题、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当心理咨询师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这本身也是对求助者的一种尊重。
多选题 多选:咨询师在倾听时应做到( )。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解析]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这是倾听的含义。
多选题 单选:咨询师在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把握的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咨询目标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应该由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不能太高,也不宜过低。
多选题 单选:本案例咨询中求助者曾出现阻抗,其原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很多求助者前来咨询时,没有认识到其心理冲突与他的问题源于其信念与价值观的偏差。另外,改变一个人多年形成的信念与价值观及思维、行为习惯亦很不易,不仅需要咨询师的努力,求助者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这需要深刻的反省,瓦解自己过去相信的、习惯的某些东西是痛苦的,而建立新的信念和价值观、新的思维、行为习惯也是很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