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认为凝血是一系列酶解反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相继经酶解激活,由无活性前体变为活性形式,直至最终形成凝血酶,后者裂解纤维蛋白原使之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这一假说将凝血机制分为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两者汇合于因子Ⅹ的激活。
(1)内源性凝血途径:指从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形成的过程,血浆中因子Ⅻ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或损伤的血管内皮下成分与之接触,即可激活因子血成为因子Ⅻa(接触激活);因子Ⅻ将前激肽释放酶激活为激肽释放酶,后者可反馈的通过酶解方式激活因子Ⅲ;因子Ⅻa激活因子因子Ⅺ使其成为因子Ⅺa,在此过程中高相对分子质量激肽原发挥辅因子作用;因子Ⅺa在Ca2+存在条件下激活因子Ⅸ,使其成为因子Ⅸa;因子Ⅸa、因子Ⅷa和Ca2+在活化血小板提供PF3的作用下形成因子Ⅹ激活复合物,该复合物激活因子Ⅹ成为因子Ⅹa。
(2)外源性凝血途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组织损伤均能将TF释放入血,TF作为辅因子与FⅦ结合形成FⅦ/TF复合物,该复合物被血液中FⅩa激活形成FⅦ/TF复合物,后者正反馈激活因子Ⅹ成为因子Ⅹa。
(3)共同途径:FⅩa在FⅤa和Ca2+存在条件下,以活化血小板提供的PF3为磷脂表面,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该复合物由FⅩa首先水解凝血酶原(FⅡ)脱落凝血酶原碎片1+2(F1+2)后形成前凝血酶2,经FⅩa进一步作用形成凝血酶(FⅡa)。FⅡa先后作用于纤维蛋白原A链与B链,相继脱下纤维蛋白原A和B(FPA、FPB)后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单体间通过自动聚合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该复合物在FⅩⅢ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单体间发生交联,形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凝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