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

       ①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②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②,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③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谍。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晁错《论贵粟疏》节选,有删改)

【注】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服役者:给官府从事劳役尽义务的人。


问答题

第①自然段为什么不直接提出主张而提及“明主”的做法?(3分)

【正确答案】

以“明主”重视农业生产的成果供执政者借鉴,委婉地批评了当今君王施政上的不足,增强了劝谏效果。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对作者在文中关于“商贾”的观点作出评价。(4分)

【正确答案】

文中将农民辛苦却贫穷和商人安逸却富裕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政治主张。在农业立本的西汉时期,向君王进谏重视农业生产很有政治远见,但否定商人及商业活动的作用有局限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不待甘。旨:

民于农桑。务:

有者半贾而卖。具:

粟有所。渫:

【正确答案】

旨:美味。务:使……致力于。具:缴纳。谍:散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正确答案】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致力于农业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