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1)区域生态特征调查分析。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①自然生态子系统的调查分析。首先是对自然生态子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景观结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绿化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以及区位和整体构形的特点分析。其次是对营养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因为能量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循环中是逐级下降的。自然生态子系统的生态流主要是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由于物质流和能量流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不断地运行结合,形成了自然生态子系统的功能,表现为生态功能、生活功能、调节功能与还原功能;②经济生态子系统的调查分析。主要是对该子系统的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包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查分析;③社会生态子系统的调查分析。包括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人口、科技、意识形态等。制定生态建设规划,主要调查人口、科技、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 (2)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主要有三方面:①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②生态破坏的效应调查;③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 (二)区域生态环境区划 (1)生态适宜度分析。是在区域生态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生产的需求,对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自然保护区等,逐一进行生态适宜度分析,筛选出主要生态因子,并登记编图,寻求土地最佳利用的方法。 (2)区域生态区划。在生态适宜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方式整理制图,利用RS/GIS等获得的生态环境现状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经专家咨询提出生态区划方案。然后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修改、调整、完善生态区划方案,作为制定生态建设及生态保护的依据。 (三)污染物总量控制 (1)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拟定的《地方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目标纲要》提出的有关指标体系,结合本环境单元的性质和功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建立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具体程序是:先设计指标体系的框架,再通过专家评定对参数进行筛选,确定分指标及各分指标在体系中所占的权值。 (2)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建立起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也就解决了总量控制范围和总量控制重点,下一步工作就是要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水平,即各项污染物(或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具体控制目标。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目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3)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可达性分析。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证:①环保投资;②消减污染负荷的可行性;③综合效益分析。 (4)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方案。包括制定规划方案的依据、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划方案的实施保障体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