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课程目标作为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某项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它具有如下突出特征:
(1)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等。
(3)持续性。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递进性。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
(6)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地调整。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主要有;
(1)筛选法。这是美国北加州大学课程开发中心研制的方法,多年来被许多教育机构模仿。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预定若干项课程目标,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如“培养阅读、写作、说、听的技能”,“培养艰苦的性格和自尊心”。
第二,书面征求有关人员对预定课程目标的意见,允许他们补充其他课程目标。
第三,把原先预定的课程目标和补充的其他课程目标汇总在一起。
第四,请有关人员根据汇总的课程目标,依次选出若干项最重要的课程目标。
第五,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2)参照法。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参考过去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和教育状况,确定符合本国情况的课程目标。
在某些国家,专业学术团体和教材出版商经常提出建设性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例如,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加州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创办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交换机构,专门收集和散发各种有关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资料,供学校和教师索取与参考。依靠“剪刀加糨糊加复印”拼凑起来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历来受到批评,但从比较、借鉴和参考现有资源与材料的角度看,也不失为一条便捷之路。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所以,确定课程目标从来没有固定划一的模式,如果一成不变地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未免过于教条和死板。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