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李某明知其朋友刘某没有驾驶证,但碍于情面不得不将其轿车借给刘某使用。刘某无证驾驶该轿车沿A公路向东行驶,因超速行驶,加之清晨雾气较大,在发现路边有人影闪动时,已经来不及刹车,刘某为躲避该人影而强行将车向右拐,但还是将该行人吴某撞伤。因躲避吴某,刘某不慎冲入附近100米处的施工路段,导致车毁人伤。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得知,该路段施工队未在距离施工作业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也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
刘某对于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该责任是否属于侵权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刘某应当对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承担责任,但该责任并非侵权责任,而是行政责任。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对于吴某被撞伤的人身伤害,应如何确定侵权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首先,应当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范围内对吴某的人身伤害负赔偿责任。因为李某将轿车借给刘某使用,使轿车的所有人与使用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属于轿车使用一方,应当由保险公司在强制责任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其次,对于保险公司强制责任保险不足以赔偿的部分,应由轿车使用人刘某承担赔偿责任。最后,对于吴某的人身伤害,李某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为李某明知刘某没有驾驶证,还将轿车借给刘某使用,存在主观过错。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对于刘某的人身伤害,施工队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施工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为施工队未在施工作业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也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刘某车毁人伤,应当推定施工队有过错,施工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某国家机关招聘一名工作人员,甲、乙、丙三人竞争。就综合素质而言,甲最优,乙次之,丙再次之,甲、乙都担心招聘不上,分别各自向有关领导送去1万元、2万元钱。后甲被招聘上。丙得知甲、乙行贿后便去告发。
问:甲、乙的行为分别构成什么?
【正确答案】甲不构成行贿罪,乙构成行贿罪。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给与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以及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与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与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构成行贿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本案中,甲综合素质最优,虽然其获得被招聘的利益的手段不正当,但不能否定所获利益的正当性。所以甲的行为不构成行贿罪。相反,乙的综合素质不及甲,但是其是为了为了获取不正当的被招聘利益,实施了行贿的行为,所以构成行贿罪。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