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题

(七)

甲、乙到某县游玩时,乙手机丢失,随后二人到属地派出所报案。因接警民警王某态度冷淡,甲当面提出意见,王某遂与之发生口角,该派出所所长杜某闻讯赶来,将二人制止,并命令民瞥尤某和许某将甲、乙留置盘问。尤某、许某均认为所长杜某的办案决定有错误,向杜某提出改正意见后未被采纳,许某拒绝执行,尤某则继续执行。对甲、乙留置近四十个小时后,该派出所以公然侮辱他人为理由决定对甲处以五百元罚款。甲向杜某一再申辩,杜某拒绝听取,并将罚款数额加至一千元。

多选题

关于对甲、乙的留置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甲、乙到某县游玩时,乙手机丢失,随后二人到属地派出所报案,后因琐事与民警王某发生口角,不是违法犯罪嫌疑人,不可以作为被留置、盘问的对象。

故正确答案为AB。

多选题

关于民警尤某、许某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的组织纪律要求人民警察要服从领导,服从指挥,服从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这里所说的“上级”,既包括人民警察所在机关的领导,也包括上级公安机关。“决定和命令”是指人民警察所在机关及其上级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或者依法要求人民警察作出或者禁止作出某种具体行为的指令,其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是指决定和命令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超越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范围。“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是指不能因为提出异议就擅自停止或者更改决定和命令的内容。对于没有执行或者没有按照决定和命令执行的后果,要由接受决定和命令者承担。但对于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所执行的决定和命令本身有错误而造成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A项错误,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选项中,“必须无条件服从”的表述错误,而是可以提出意见。

B项错误,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选项中,“许某认为所长杜某的命令有错误,可以拒绝执行”是错误的。

C项正确,人民警察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尤某认为所长杜某的命令有错误,但提出意见未被采纳,必须服从命令”是正确的。

D项错误,“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是指不能因为提出异议就擅自停止或者更改决定和命令的内容。对于没有执行或者没有按照决定和命令执行的后果,要由接受决定和命令者承担。但对于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所执行的决定和命令本身有错误而造成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本题案例中,许某提出的意见未被采纳,此时应服从决定和命令,而非自作主张地拒绝执行,对于没有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应由许某自行承担,而非由所长承担;而尤某的行为是执行上级命令的行为,其后果应由所长杜某承担。

故正确答案为C。

多选题

关于派出所对甲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A项错误,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具有法定原则,行政处罚决定是否成立与是否听取申辩无关。

B项错误,《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派出所因甲申辩而加重处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是《行政处罚法》作为一般法和新法,优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因此相较于C项而言此项不严谨。

C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D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本题案例中,派出所为县公安局的派出机关,因此对行政行为负责的机关为县公安局,应向市级公安局或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

故正确答案为C。

多选题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一、忠诚可靠: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二、秉公执法:事实为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三、英勇善战:坚韧不拔,机智果敢,崇尚荣誉。四、热诚服务:情系民生,服务社会,热情周到。五、文明理性:理性平和,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六、严守纪律:遵章守纪,保守秘密,令行禁止。七、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学善思,精益求精。八、甘于奉献: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献身使命。九、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情趣健康,克己奉公。十、团结协作: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积极向上。

A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文明理性”是指:理性平和,文明礼貌,诚信友善。民警王某对甲态度冷淡,后与甲发生口角,没有理性平和、文明礼貌地对待甲。违反了“文明理性”这一规范。

B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热诚服务”是指:情系民生,服务社会,热情周到。民警王某态度冷淡违反了这一规范。

C项错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清正廉洁”是指:艰苦朴素,情趣健康,克己奉公。本题案例未涉及

D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秉公执法”是指:事实为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派出所长杜某私自加重处罚的行为违反这一规范。

故正确答案为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