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张三和李四曾是A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在进入公司后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设计图纸为公司的技术信息,并领取了保密费用。后张三和李四因故离职,两人离职后3个月内便成立了自己的B公司,从事与A公司同类的竞争业务。2019年年初,A公司发现,张三在职期间,还曾将设计图纸泄露给C公司。同时在成立自己的B公司后,张三和李四擅自使用了A公司的注册商标、专利技术和设计图纸。A公司认为,张三和李四违反保密协议及保密制度,利用公司的技术信息,侵害了A公司的商业秘密,其成立的B公司应立即停止侵害行为。最终,经法院调查调解,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张三、李四立即停止侵害行为,并赔偿A公司各项经济损失。
多选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______。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单选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要不为公众所知悉。下列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情况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规定: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所谓“非公知”,并非指任何人都不知道,一定范围的特定人知悉,不影响信息的秘密性。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①非法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指出于不正当的商业目的,采取盗窃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②非法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指通过合法或者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后,出于不正当目的,未经授权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③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指没有合法根据擅自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单选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法律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目前,我国负责制止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部门是市场监管部门。商业秘密具有财产权的属性,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因此民事救济是商业秘密的首要保护方式。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恶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还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即“经营者恶意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单选题
本案中,关于民事责任承担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为主,同时,也辅以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劳动法等相关民事立法予以保护。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民事责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和权利人共同提起诉讼,或者在权利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第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判决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时,停止侵害的时间一般持续到该项商业秘密已为公众知悉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