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0年,我国城乡私营企业176万户,投资人数达395万人,从业人员达2011万人,注册资金13307亿元,总产值10739亿元;城乡个体工商户为2571万户,从业人员5070万人,注册资金3315亿元,总产值7161亿元。私营个体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之一。
——摘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编印《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2000)》

材料2 2000年,在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就业和从业人员达4400万人;“九五”期间,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新增就业1260万人。
——摘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材料3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摘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02年11月8日)
问答题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包括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挖掘各种已有的或潜在的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没有国家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不仅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增加了财政收入,繁荣了市场,扩大了服务范围,满足了群众多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扩大了就业领域,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为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问答题 根据上述材料,阐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初级阶段这样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只能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它们所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范围内,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有制主体的前提下长期发展多种所有制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