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下面问题。
[说明]
某政府机关的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包括网络平台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工程的总承建单位是公司A。A公司自行决定,将其中的一部分核心软件开发工作分包给其下属公司B,而公司B又将部分软件开发工作分包给了公司C。
问答题 假如你是此项目的监理工程师,请陈述承建单位A的做法是否正确?并且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不正确。
通过招投标方式签订合同的项目,承建单位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建设单位同意,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本项目的承建单位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就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他人,并且分包出去的工作是关键性开发工作,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
分承建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解析] 本题考查应试人员综合利用监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招投标法、合同法、项目验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是要求应试者对招标法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实际项目监理工作中的运用。《招标投标法》在项目分包方面的有关规定如下:
第三十条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项目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
第四十八条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十八条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违反本法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在本题中,因为承建单位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的,所以在分包的时候要考虑到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在合同有约定或者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分包,且只能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分承建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因此,A公司承建系统时,自行决定将其中的一部分核心软件开发工作分包给其下属公司B,而公司B又将部分软件开发工作分包给了公司C。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问答题 简要描述该项目验收工作的步骤。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提出验收申请;
(2)制定验收计划;
(3)成立验收委员会;
(4)进行验收测试和配置审计;
(5)进行验收评审;
(6)形成验收报告;
(7)移交产品。 [解析] 验收阶段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本阶段,通过对信息系统的验收来检查工程是否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目的,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并投入到运行中去。作为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要求了解本阶段的验收规范以及监理的基本要求,掌握验收的内容、技术与方法,完成本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工程验收阶段,监理方应协助建设单位明确工程项目验收测试方案的符合性(验收目标、责任双方、验收提交清单、验收标准、验收方式、验收环境等)及可行性;检查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行业的法律、法规;检查工程项目的最终功能与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检查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合同书的要求;促使承建单位所提供的工程项目各阶段形成的技术、管理文档资料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技术转移的正常完成和整个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协助业主、督促承建单位做好用户培训工作。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验收资料
承建单位申请验收时,监理单位要审核以下资料是否齐全:
(1)验收申请书。
(2)承建单位与建设单位签定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委托合同》。
(3)需求规格说明书。
(4)设计说明书。
(5)项目开发计划。
(6)开发及实施过程中的文档。
(7)开发及实施中各阶段的评审报表。
(8)验收和确认报告。
(9)开发总结报告。
(10)建设单位出具的信息系统试运行报告。
(11)用户手册。
2.审查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
监理单位应审查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是否符合承建单位与建设单位签定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委托合同》,主要审查内容如下:
(1)验收目标。
(2)各方责任。
(3)验收标准。
(4)验收方式。
监理单位应给出监理意见,决定是否可以进行验收工作。
3.监控验收过程
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整个信息系统的验收工作,并监控整个验收过程。
4.评估验收结果
(1)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确认。
(2)对于有争议的质量问题,或者需要由专业评测机构检测的关键性技术指标,应聘请三方共同认可的权威机构进行测试评审。
(3)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估,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和影响范围确定整改要求和整改后的验收方式。
(4)敦促承建单位根据整改要求提出整改方案,并监督整改过程。
5.提出验收结论意见
(1)向建设单位提出关于验收结论的意见,与建设单位共同完成验收结论。
(2)如果信息系统验收合格,则协助双方按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立案归档;如果验收不合格,则由验收组签署整改通知书交承建单位,并限期整改完成后验收。
问答题 承建单位提出对网络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验收时,需要提交哪些必要文档?(考生回答时只需列出一种系统所需提交的文档即可)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文档如下: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开发计划;
(3)软件需求说明书;
(4)数据要求说明书;
(5)概要设计说明书;
(6)详细设计说明书;
(7)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8)用户手册;
(9)操作手册;
(10)模块开发卷宗;
(11)测试计划;
(12)测试分析报告;
(13)开发进度月报;
(14)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网络系统验收需提交文档是:
(1)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2)网络系统到货验收报告;
(3)主机网络系统实施总结报告;
(4)网络系统测试报告;
(5)用户手册;
(6)随机技术资料;
(7)该工程主机网络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8)该工程主机网络系统维护手册——管理员级;
(9)该工程主机网络系统日常维护及应急处理方案。 [解析] 要求考生回答,在信息系统工程验收时,承建单位需要提交哪些文档。根据考生专业方向的不同,仅列出其中的一类文档即可。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承建单位需要根据系统关键等级和规模等级的不同,有选择的产生一些文档。根据《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88)规定,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一般地说,应该产生14种文件。这14种文件是: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开发计划;
(3)软件需求说明书;
(4)数据要求说明书;
(5)概要设计说明书;
(6)详细设计说明书;
(7)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8)用户手册;
(9)操作手册;
(10)模块开发卷宗;
(11)测试计划;
(12)测试分析报告;
(13)开发进度月报;
(14)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其中前6个是必须掌握的。7~14项要至少掌握2项或2项以上。对于网络系统验收,前6个是必须掌握的,7~9项要至少掌握2项或2项以上。
根据信息系统文档产生、使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