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其主线一般路段及收费广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见下表。
问答题
按组成结构分,本项目上面层、中面层分别属于哪一类沥青路面结构?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图中上面层SMA-13、中面层AC-20C分别属于密实-骨架结构、密实-悬浮结构。
【答案解析】解析:沥青混凝土按组成结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密实-悬浮结构:在采用连续密级配矿料配制的沥青混合料中,一方面矿料的颗粒由大到小连续分布,并通过沥青胶结作用形成密实结构。另一方面较大一级的颗粒只有留出充足的空间才能容纳下一级较小的颗粒,这样粒径较大的颗粒就往往被较小一级的颗粒挤开,造成粗颗粒之间不能直接接触,也就不能相互支撑形成嵌挤骨架结构,而是彼此分离悬浮于较小颗粒和沥青胶浆中间,这样就形成了密实一悬浮结构的沥青混合料。背景图中的中面层采用AC-20沥青混凝土属于这种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当采用连续开级配矿料与沥青组成沥青混合料时,由于矿料大多集中在较粗的粒径上,所以粗粒径的颗粒可以相互接触,彼此相互支撑,形成嵌挤的骨架。但因很少含有细颗粒,粗颗粒形成的骨架空隙无法填充,从而压实后在混合料中留下较多的空隙,形成骨架-空隙结构。工程中使用的沥青碎石混合料(AN)和排水沥青混合料(OGFC)是典型的骨架空隙型结构。 (3)密实-骨架结构:当采用间断型密级配矿料与沥青组成沥青混合料时,由于矿料颗粒集中在级配范围的两端,缺少中间颗粒,所以一端的粗颗粒相互支撑嵌挤形成骨架,另一端较细的颗粒填充于骨架留下的空隙中间,使整个矿料结构呈现密实状态,形成密实-骨架结构。沥青玛谛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种典型的密实一骨架型结构。背景图中得知,上面层采用SMA-13,属于这种结构。
问答题
写出表中括号内A、B对应的面层设计指标的单位。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为MPa(或兆帕);B为1/100mm。
【答案解析】解析:背景图中收费广场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根据基本知识,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设计指标是混凝土抗折强度,表中设计指标对应的数值是5.0,单位就应该是强度单位——MPa。主线一般路段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常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指标是设计容许弯沉,弯沉对应的单位是“1/100mm”
问答题
写出表中备注2所指功能层C、D的名称,并说明设置封层的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粘层;D:透层。 封层的作用有: (1)封闭某一层,起保水防水作用; (2)起基层和上一层(ATB层)的过渡和有效连接作用; (3)对基层的加固补强; (4)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和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答案解析】解析:重温一下各层的作用和适用条件。粘层的作用: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或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符合下列情况,必须喷洒粘层沥青: (1)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 (2)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3)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 透层的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透层的适用条件: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 背景中提到“沥青路面面层之间应洒布乳化沥青作为C,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应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作为D,之后应设置封层。”所以C是粘层,D是透层。
问答题
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对底基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审批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监理工程师的做法不正确。因为未进行复核(对比)试验即批复。
【答案解析】解析:监理在审批配合比之前,一定要进行对比试验,验证合格后才能审批,而不仅仅是对施工单位的计算过程复核无误就可以审批。
问答题
计算本项目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需用量为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600000×0.25×2.4×3.8/(3.8+48+10+42)×(1+1%)=11092.5t
【答案解析】解析:路面基层的工程面积600000m
2
乘以0.25m就是水泥混凝土的体积。2.4g/cm
3
是最大干密度,乘以2.4得到干密度。乘以水泥的占比:3.8/(3.8+48+10+42)得到水泥的质量。最后考虑1%的材料损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