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化工园区丙烯酸项目 【素材】 某公司拟在化工园区新建丙烯酸生产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丙烯酸生产线、灌装生产线等主体工程;丙烯罐(压力罐)、丙烯酸成品罐、原料和桶装产品仓库等储运工程;水、电、汽、循环水等公用工程,以及废气催化氧化装置、废液焚烧炉、污水处理站(敞开式)、事故火炬、固废暂存点、消防废水收集池等环保设施。
丙烯酸生产工艺见下图,主要原料为丙烯和空气,产品为丙烯酸,反应副产物主要为醋酸、甲醛和丙烷。丙烯酸生产装置密闭,物料管道输送。
问答题
1. 给出G1废气中的特征污染因子。
【正确答案】G1废气中的特征污染因子有:丙烯酸、丙烯醛、丙烯、醋酸、甲醛、丙烷。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特征污染因子识别属于历年高频考点。该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题干信息已给出,在冷却吸收阶段,反应基本完成,反应器内既有原料(丙烯),又有最终产品(丙烯酸)、中间产品(丙烯醛)和副产品(醋酸、甲醛和丙烷)。
问答题
2. 指出项目需完善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该项目需完善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包括:
(1)丙烯酸成品罐采用浮顶罐或内浮顶罐;
(2)各储罐、产品槽车、原料和桶装产品仓库内设置有机气体收集装置;
(3)敞开式污水处理站采取封闭措施、臭气隔离措施,废气经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
(4)灌装生产线密闭,加高废气G4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15m),废气经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项目存在有机物与外环境开口的位置均可能产生有机废气无组织污染包括:成品装罐、污水处理等。另外,低于15m高排气筒废气排放视为无组织排放。
问答题
3. 项目废水处理方案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项目废水处理方案不可行。
(2)理由:①间断产生的设备冲洗水COD约20000 mg/L,且含有丙烯酸、醋酸,呈酸性,应单独处理;②若将间接产生的设备冲洗水掺入废水后送污水处理站处理,会影响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且不符合分质、分类处理的原则。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4)分析废物处理处置合理性”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废水中BOD5/COD的比值是判断废水是否适合采用好氧气生化处理的一重要依据。一般BOD5/COD≥0.3的废水宜采用好氧生化处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和污泥等的处理宜从选用厌氧生化处理,该考点为高频考点。
问答题
4. 从表中选取2个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补充监测点位。
【正确答案】(1)应选取3#、7#监测点位。
(2)分析:由当地NW、WNW、NNW冬季风频之和大于30%,可知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根据大气环境补充监测布点原则,以近20年统计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设置1~2个监测点。所以在3#、7#点设监测点。
【答案解析】[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举一反三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已经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案例考试中出现,这类题型要注意《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中对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布点要求和原则,题干中给出主导风向和附近居民点的布置及其相对位置关系,从中选择有利于开展现状监测的点进行布置。2017年给出空气敏感点分布以一段话的形式出现,而本题以列表形式给出,此类题型建议大家在草稿纸中画出各敏感点的方位图,以便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或选出较为合适的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