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巴罗-李嘉图等同说”又称“李嘉图等价”、“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李嘉图假说”等,是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Ricardo,David,1772~1823)提出的关于政府举债与课税的比较效应的假说。李嘉图认为,债务融资与税收融资对总需求的影响是一样的。这是作为一种理论可能性提出的,但他否定这一问题在实际上的重要性。197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巴罗(BalTo,Robert J.,1944~)重提这一问题,并予以肯定。这一“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这时政府实行减税,以图增加民营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政府采取债务融资方法。在债务融资的情况下,民营部门和公众将购买的政府债券视为财富的一部分,其财富增加了,需求就应扩大。但是政府当年发行的债务必须在下一个年度或者未来年度偿还,偿还债务时政府又不得不增税。这样,前期的减税与后期的增税,对民营部门和公众来说并没有影响其持久收入,亦即并不会影响其需求。当减税时,民营部门和公众就会把削减的税收,即个人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以便将来支付更高的税收。所以前期的减税与后期的增税对总需求的净作用为零。债务融资不过是延迟了增税。总的来看,前期的减税与后期的增税对总需求的影响是等价的;发行债券为赤字融资(债务融资),其与增税偿还债务(税收融资)对总需求的影响是等价的。国际学术界对这一“等价”问题至今仍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