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请问你如何看待居民封门堵道的行为?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用车封堵该垃圾场大门并造成了交通严重堵塞,表面上看是一种过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但实际上反映了民众诉求无果的无奈和辛酸,这是众多市民在长期忍受臭气滋扰情境下忍无可忍的集体性情绪爆发,是对垃圾场负责人的失责、城市环卫监管缺位的不满及抗议情绪的宣泄,更是对环卫部门应即刻采取措施改变臭气现状,还城市清新空气的一种强烈诉求。
   此种无奈的民意表达,一方面,反映出某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顾政绩工程,而忽视了群众的真正诉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懒政思想可见一斑。另一方面,题中所述的事情仅是一个个案,而这背后则折射出现在中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
   因此,面对群众用汽车封堵垃圾场、用反讽锦旗表达诉求的行为,作为政府应该提起重视,积极回应民众的诉求,而不是拒收锦旗或一味地推脱责任。
   一方面,作为政府,要对人民的监督、批评保持善意和谦恭,同时积极寻求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民众的批评作为激励,加强自身作风、效率建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习近平主席说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深刻领悟民意诉求,直面反讽锦旗,顺应民意期待,回应民意监督,寻找工作差距,正视服务差距,提高服务水平,敢于直视问题,立说立行、严格执行,把人民期待和制度落实到积极的整改实际行动上,在工作中,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好人民的公仆,这样才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展经济,更高的水平上满足民意。
   另一方面,呼吸上新鲜的空气,是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因此,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将垃圾处理作为城市面貌、城市卫生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垃圾回收和处理能力,遇到环境污染问题应及时投入处理。同时,在今后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改变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结合科学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污染降到最低,还民众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