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有A、B、C、D、E、F共6家承包商参加投标,经资格预审有6家承包商均满足业主要求。该工程采用两阶段评标法评标,评标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评标的具体规定如下。
1.第一阶段评技术标
技术标共计40分,其中施工方案15分,总工期8分,工程质量6分,项目班子6分,企业信誉5分。
技术标各项内容的得分,为各评委评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数。
技术标合计得分不满28分者,不再评其商务标。
各评委对6家承包商施工方案评分的汇总见表3-1。

问答题 请按综合得分最高者中标的原则确定中标单位。
【正确答案】(1)计算各投标单位施工方案的得分,见下表:
[*]
(2)计算各投标单位技术标的得分,见下表:
投标单位
施工方案
总工期
工程质量
项目班子
企业信誉
合计
A
11.9
6.5
5.5
4.5
4.5
32.9
B
14.1
6.0
5.0
5.0
4.5
34.6
C
11.2
5.0
4.5
3.5
3.0
27.2
D
13.7
7.0
5.5
5.0
4.5
35.7
E
12.0
7.5
5.0
4.0
4.0
32.5
F
10.4
8.0
4.5
4.0
3.5
30.4
由于承包商C的技术标仅得27.2,小于28分的最低限,按规定不再评其商务标,实际上已作为废标处理。
(3)计算各承包商的商务标得分,见下表:
投标单位
报价/万元
报价与基准价的比例/%
扣分
得分
A
13656
(13656/13660)×100=99.97
(100-99.97)×1=0.03
59.97
B
11108
15.00
D
13098
(13098/13660)×100=95.89
(100-95.89)×1=4.11
55.89
E
13241
(13241/13660)×100=96.93
(100-96.93)×1=3.07
56.93
F
14125
(14125/13660)×100=103.40
(103.40-100)×2=6.80
53.20
因为(13098-11108)/13098=15.19%>15%; (14125-13656)/13656=3.43%<15%。 所以承包商B的报价(11108万元)在计算基准价时不予考虑。 则基准价=13790×50%+(13656+13098+13241+14125)/4×50%=13660(万元)。
(4)计算各承包商的综合得分,见下表:
投标单位
技术标得分
商务标得分
综合得分
A
32.9
59.97
92.87
B
34.6
15.00
49.60
D
35.7
55.89
91.59
E
32.5
56.93
89.43
F
30.4
53.20
83.60
因为承包商A的综合得分最高,故应选择其为中标单位。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若该工程未编制标底,以各承包商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基准价,其余评标规定不变,试按原定标原则确定中标单位。
【正确答案】(1)计算各承包商的商务标得分,见下表:
投标单位
报价/万元
报价与基准价的比例/%
扣分
得分
A
13656
(13656/13530)×100=100.93
(100.93-100)×2=1.86
58.14
B
11108
15.00
D
13098
(13098/13530)×100=96.81
(100-96.81)×1=3.19
56.81
E
13241
(13241/13530)×100=97.86
(100-97.86)×1=2.14
57.86
F
14125
(14125/13530)×100=104.40
(104.40-100)×2=8.80
51.20
基准价=(13656+13098+13241+14125)/4=13530(万元)。
(2)计算各承包商的综合得分,见下表:
投标单位
技术标得分
商务标得分
综合得分
A
32.9
58.14
91.04
B
34.6
15.00
49.60
D
35.7
56.81
92.51
E
32.5
57.86
90.36
F
30.4
51.20
81.60
因为承包商D的综合得分最高,故应选择其为中标单位。
【答案解析】[命题点与拓展]
本题主要考查评标方法的运用。
本案例旨在强调两阶段评标法所需注意的问题和报价合理性的要求。虽然评标大多采用定量方法,但是,实际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在评定技术标时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需要在评标时尽可能减少这种影响。例如,本案例中将评委对技术标的评分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再取算术平均数,其目的就在于此。商务标的评分似乎较为客观,但受评标具体规定的影响仍然很大。本案例通过问题2的结果与问题1的结果的比较,说明评标的具体规定不同,商务标的评分结果可能不同,甚至可能改变评标的最终结果。
针对本案例的评标规定,特意给出最低报价低于次低报价15%和技术标得分不满28分的情况,而实践中这两种情况较少出现。从考试的角度考虑,也未必用到题目所给出的全部条件。
1.标底
设备采购评标可以采用有标底或无标底的评审比较方法。
(1)无标底的评标
由于各家产品的性能各异.往往标底不好设定。评标时按预定的评比内容对各投标书进行横向对比,单项指标比较时以各投标书中承诺指标最好者为基数,考察其他投标书的该项指标与基数的偏差度分别给予降分。应予注意的是,不是以某一投标书作为标准。如第一项要素的基数来源于A投标书,而第二项要素的基数可能取自于C投标书。
(2)有标底的评标
目前国内设备评标经常采用以标底衡量的综合评分法,各项指标与标底接近者得分高。标底的内容包括标底价格、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等。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采购成熟定型的设备。
①标底价格。按照目前该种设备的市场平均价格再下降某一百分数作为标底价格,以体现投标的竞争性。有标底价格时通常都设定以标底为衡量标准的允许偏差度上下限确定投标书入围范围,对于超过入围标准的投标书一般应予淘汰,但对标价低于标底下限且有科学合理措施的投标书,还应进行详细分析后再决定是否淘汰。
②标底交货期。交货期限应与施工进度计划综合考虑后确定,既不要迟于土建和安装施工的预期进度要求,也不要提前得过早。
③技术参数指标。应对影响设备运行效率的主要技术指标设定标底参数,过少可能对设备的评定不够全面,过多也会使评标的工作量加大很多,影响评标工作效率。
④相关服务费用指标。视合同的承包范围而定,可能包括设备运杂费、维修保养费、备品备件的售后服务费、技术培训费、安装调试指导费等。
2.评审要素分值的分配
评审要素确定后,应依据采购标的物的性质、特点、生产的通用性程度,以及各要素对采购方总投资的影响程度来具体划分权重和打分标准,既不能等同对待,也不应一概而论。目前国内设备招标分值的分配还没有统一规则,此处给出的是部分项目采用的分配比例,仅供参考。
(1)投标价,65~70分。
(2)备件价格,0~10分。
(3)技术性能、维修、运行费,0~10分。
(4)售后服务,0~5分。总计100分。
当发包的设备采购合同金额较小,详细的量化评标显得不实际或不合适时,也可以采用打分法评标。
打分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评分要素重要程度确定分值比重并细化每一项的得分标准,由评标委员会分别对各投标书的报价和各种服务进行评审记分,得分最高者中标。
打分法的好处是简便易行,评标考虑因素更为全面,可以将难以用金额表示的各项要素量化后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好的标书。缺点是各评标人独立给分,对评标人的水平和知识面要求高,否则主观随意性较大。另外,加工订购招标时,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型号各异,难以合理确定不同技术性能的有关分值和每一性能应得的分数,有时甚至会忽视某一投标人设备的一些重要指标。若采用打分法评标,评分要素和各要素的分值分配均应在招标文件中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