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沙伊(K.W.Schaie)在西雅图随机选择500名被试,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认知能力测验。第一次测试时,被试的年龄范围为20~70岁,年龄相差5年的被试为一组。研究者每7年对这些被试进行一次测试,得到的部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
问答题
30.该研究采用了何种设计?
【正确答案】该研究采用的研究设计类型是聚合交叉设计。使得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各年龄段个体心理特点的总体状态,又可以从纵向的角度把握某一心理特征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且使研究者分析社会历史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成为可能。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1.从图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正确答案】从图中能得到的研究结论。
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分成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是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它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
①流体智力在20岁以后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降低,归纳推理能力、空间定向能力、知觉速度、育语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分数呈下降趋势。
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逐渐平缓,数字能力和言语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保持稳定或稍有提高。
②图中大部分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反映了认知老化现象,某些认知能力在60(或67)岁之前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小;而74岁之后,下降幅度较大,表现出明显的认知老化。
【答案解析】
问答题
32.解释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有哪些?分别如何解释认知老化现象?
【正确答案】解释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
认知老化是限制老年人工作活动能力和降低其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感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下降,抑制无关刺激影响的能力减弱,现场依赖性增强等。认知老化的理论包括:
①感觉功能理论:把认知老化归因于各种感觉器官功能衰退的结果。
②加工速度理论:理论假设许多人认知任务都受少数一般加工限制的影响。加工速度是与年龄相关的一般加工的关键性限制,是成人年龄与认知成绩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并遵循限时机制和同时机制而运作,即随着加工速度的慢化,个体同时加工的信息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较差的认知成绩。
③抑制理论:认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感官信息所致,表现为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或干扰信息,从而导致加工速度减慢。
④工作记忆理论:认为工作记忆年龄差异的本质在于任务加工成分的差异。工作记忆的年龄差异可能是造成一系列认知作业表现年龄差异的原因。
【答案解析】第一题中,在沙伊的研究中,第一次测试的被试年龄范围是20~70岁,这是横断研究,其次,每7年进行一次测试,这是纵向研究。因此属于聚合交叉设计。第二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以25岁为起点的整个成年期,个体的某些能力逐渐下降而另一些能力则相对稳定,这反映了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个体25岁之后,流体智力(如归纳推理、空间定向、知觉速度)逐渐下降,而晶体智力(如言语能力)则保持稳定,甚至还略有上升。第三题,属于基础知识,直接回答认知老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