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在经济过热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分别如何发挥作用从而起到给经济“降温”的效果?无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在经济过热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会提高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需要留出更多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一美元的准备金只能支撑更少的存款,以减少货币供给。假定原来法定准备率为20%,则100美元存款必须留出20美元准备金,可贷金额为80美元,这样,增加1万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派生出5万美元的存款。若中央银行把法定准备率提高到25%,则100美元存款需要留出25美元准备金,可贷金额为75美元,这样,增加1万美元的准备金只能派生出4万美元的存款,货币供给就因此减少了。可见,提高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

(2)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如果一家存款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临时不足,比方说某一银行客户出乎意料地要把一大笔存款转到其他银行时,就会临时出现准备金不够的困难,这时该银行就可用它持有的政府债券或合格的客户票据向当地的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办理这类贴现业务的地点)办理再贴现或申请借款。当这种贴现或借款增加时,它意味着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进而引起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当这种贴现减少时,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多倍减少。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或使用库存现金,或使用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的准备金,购买政府债券,前者使流通中的现金减少,后者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都表现为基础货币的减少,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同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会引起债券市场上供给增加,从而使债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抑制私人投资,使总需求减少。

(4)道义劝告

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劝阻商业银行不要任意扩大信用,也往往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答案解析】